一周前,笔者因工作需要,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求租信息,事后发现,在互动的好友之中,大多或点赞或叙旧,只有少数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有趣的是,最终是一位疏于联系的朋友的朋友帮忙解决了我在陌生城市的窘迫。你可能会说:“这不奇怪呀,大家都知道‘六度空间’理论,每个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你通过几个朋友在一个城市找到合适的住处,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确实,这段并不传奇的经历只是验证了1974年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尔做的一个研究课题:格兰诺维特尔通过调查波士顿郊区几百名工人找工作的经历发现,超过一半的人是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另外五分之一的人是利用招聘广告、人才市场等正规渠道找到了工作;大约五分之一的人是自己直接去申请职位。人际关系才是最好的牵线办法,这个法则看来在全世界都通用。但是格兰诺维特尔从中发现,利用关系找工作的人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与自己所求助的中间人经常来往,有一半多的人只不过是偶尔见到中间人,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很少见到帮自己牵线的这个人。而且,人们通过熟人介绍通常都找不到工作,反而是靠仅有一两面之交的人找工作比较顺利。
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获取新工作的有用信息,“弱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熟人与你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可能是你的亲戚或同事、邻居,你们周末都去相同的公园,上相同的学校,参加相同的聚会。所以,对方所掌握的信息对你来说几乎是透明的,而你的那些“泛泛之交”则不同,他们的圈子与你的圈子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他们很可能知道一些你不了解的情况。
好朋友不如泛泛之交?这下有人可能炸毛了:“那我和世界上那么商界上多大佬都不熟,为什么没人伸出‘援手’呢?”
一个人可以通过六层关系之内,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发生一些联系,这基本是个烂大街的理论。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这些人通过了哪些人找到了实验指定的陌生人,结果发现,大部分参与这个实验的人不管他一开始找的是哪些陌生人,最终绕来绕去,要把信息传递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手上,其中总有那么几个人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找过了的。也就是说,不管前面你找的人多么千变万化,而最终你绕来绕去,都是通过少数几个核心的人找到了这个目标。所以呢,其实这才是这个六度空间理论它的真正含义:我们就是通过这个个别的人物和外界发生联系的。这其实反映了个别人物他在人际关系中节点作用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处于整个的人际网络的中心,陌生人的关系最终都会走到他们这儿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在空间中的传播不是波浪形,而是网状,通过关键节点和外界相连,越到外围越成几何方式向外传递。而关系网中的那些关键节点,则是信息流通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你让商界大佬给你投资或者白给你钱都没什么问题,前提是你找到和他互通的关键节点。这个结论可能听上去比较反常识,关于这个结论,普通人也可以去验证它的正确性,怎么做呢?就是找一张纸,你拿一张纸出来,列一下跟你关系最好的40个朋友,也就是说在你朋友圈里,你要找出最核心的40个人,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你的家人和同事,因为家人和同事的关系比较特殊,他们都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的地点跟你是一致的,才跟你产生了一些关系和联系。我们这里想验证的是:你怎么跟一个普通的陌生人成为朋友?所以,要把他们摘出去。那列完40个人之后,那你就去挨个想一下每一位朋友,你跟他最初是怎么产生联系的?到底是谁把他介绍给你的,或者你是通过一次什么样的活动,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认识他的?把这40个朋友全部列完之后,汇总一下你很可能就会发现:在你的这个人际关系里面,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你这40个核心朋友可能里面有一多半都是跟他们有关的,是他们帮你串联起了你的绝大多数的觉得还不错的朋友。大部分人汇总完了之后,其实都是符合这个结论的,这就再次验证了前面所说的结论:总有一些特定的人把我们跟一些外部的事件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关键的几个人,那些不同圈子之间的信息很可能根本就流通不起来,或者说流通的效率就没那么高。所以单纯靠“泛泛之交”去实现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基本是不可能的。
“泛泛之交”可以让接触面更广,便于你从陌生的领域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关键的个别人负责信息的流通和传递,这听起来就像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一样,到底是好朋友和泛泛之交到底哪个对人的帮助更大,这个恐怕还是要因人因事而异。不可否认,长袖善舞的人可能更容易从弱关系中获得他人的援助,可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往往是普通人所做不到的。如果你擅长交际,而且对人际交往这件事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乐此不疲,觉得这就是你正常的生活状态,那你不妨试着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关键节点;如果你性格内敛,那么也不必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去攒人脉、想办法认识上流社会的人,毕竟大部分人的人生,只需三五知己足矣,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