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心理亲子教育
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

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

作者: 一木钉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16:44 被阅读49次

    作者:一木钉

    “小心点!”

    “慢点!”

    “看着车!”

    ……

    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各种慌张的提醒不绝于耳,甚至有不少妈妈不停尖声高喊着追在孩子身后。

    很多孩子一出校门就疯跑,各种安全隐患和担忧确实存在,但是,关心则乱,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下意识的唠叨常常只能起到反作用。

    记得有一次,儿子跟姥姥吐槽:“这件事妈妈都说了好几遍了,真是个唠叨大王。”自以为我算是有觉知的妈妈,没想到,在儿子那里还是得了个“唠叨”的“美名”。

    唠叨似乎成了妈妈们的常态,一件事多次提醒,一句话说好几遍都不是什么鲜事。但,有

    很多时候看似不起眼的唠叨却能直接引爆孩子:

    “嘟嘟,快到点了,穿上衣服了没啊?!”妈妈忽然记起上课的时间,赶紧回头冲屋里的孩子喊着。

    “我正在穿呢!我知道到时间了,不用你说!”孩子却忽然被激怒。

    “慢点!慢点,有车!”我追在儿子身后,想过马路时拉住他的胳膊。却被他一把甩开:“我自己走!”

    看孩子那份不耐烦,“唠叨”已经成为横亘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一根刺了。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也需要家长时常闭嘴。可是我们在诸多担心之下,并不相信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迟到的能力……总之各种不放心。

    尹建莉老师曾在讲课中提到:“唠叨已经成为阻碍爱与自由教育的一种硬伤,但是,由于它的模样如此微不足道,它的存在如此的自然,害处又如此遥远,以至于人们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危害性,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甚至比隐蔽的强权更隐蔽,但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却不相上下。”

    一天去饭店吃饭,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两岁的宝宝在隔壁桌吃饭。

    妈妈不停教育着小孩:“这个是你要的吧?这个也是你要的吧?现在都不吃了,你说怎么办?”

    “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被关小黑屋。”

    “你是乖宝宝,你都吃完了,我们就去买香蕉酸奶。”

    ……

    小宝宝无言以对,只能眨巴着大眼睛不停忽闪,透着无辜。

    我们都知道“粒粒皆辛苦”,要这么多东西,不吃浪费确实不对,但是这位妈妈一顿饭不停地唠叨、说教甚至让坐在一旁的我都有点不舒服了。孩子不会表达,也不会判断,他只能在妈妈指责的语气中感受到自己不好。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又怎么吃得下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无意识地与孩子交流,唠叨和说教只是大人们自我减压的工具,似乎说出来了,我们就对孩子负责了。其实,唠叨声出来后,首先治愈的其实是家长自身的焦躁。

    “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对家长来说,这是没经过思考的下意识反应,对孩子来说,收到的多是“不信任”、“质疑”和“指责”。

    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提醒是成人不了解人的本性,不相信孩子的表现,这是一种对孩子的贬低。

    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一定要培养出一种跟孩子相处的好习惯,给孩子自律自主的成长空间。

    1、学会闭嘴。

    一反常态,放学后在孩子疯跑时,我没再大呼小叫,而是紧紧跟随身后。到了马路边,我没再说话,悄悄观察孩子的反应。他一个急刹车站在了马路边,然后左看看右看看,小心而又迅速地过了马路。

    瞧,孩子早就具备了这些能力,当提醒消失,他自身的警觉性就竖了起来。常常,是我们的不放手和不放心蒙蔽了双眼。

    学会闭嘴,当唠叨声要出来时,咬住舌头。有觉察地去爱孩子,给孩子有意识的、清醒的爱,而不是下意识的无觉知的爱。

    2、自己的情绪自己消化。

    频繁的唠叨、提醒是家长自身过于焦虑的表现,心理学上有句话:谁的情绪谁负责。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保持一份觉知,善于反躬自问。负面情绪自己慢慢消化,而不是无意识地通过唠叨将它传播,影响到孩子。

    3、学会放手。

    一棵树苗如果始终在低矮的屋子里,能长成参天大树吗?父母的教育往往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不要让你的不敢放手局限了孩子的成长。

    逐步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一定要减少自己的唠叨和不必要的管束,孩子才能在空间之内承担起自己,对自己负责。

    4、给予信任

    唠叨和提醒呈现的往往是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源自倾听观察的不够。

    放下家长的架子,认真聆听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能带给家长太多的惊喜了,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向上、向善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

    「好的妈妈是这种:我随时都愿意承认我的教育有问题,承认我曾经对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我愿意承认我的错误,我还愿意改善。」

    看似不起眼的唠叨,实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如果我们不想孩子变的叛逆、麻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而非依赖他人,就请在这一刻开始,做一个愿意改善的家长吧。


    作者简介:一木钉,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心理、教育写作,在文字中疗愈自己,惠及他人。亲子专栏签约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驽马渡江:学会闭嘴和管理情绪,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会的基本课 :clap: :clap: :clap:

      本文标题: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hc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