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书,只是因为兴趣。喜欢书里的内容,那些精妙的言语,奇绝的想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仅仅如此而已,一本又一本,甚至是有些重复的故事模式,仍然看得是澎湃不已。
后来看书,不再仅限于同一种类型。从一个熟悉的故事模式,进入另一个模式,刚开始怎么也找不到让自己沉下去的方式。看一本书,竟然会让自己看得生出一股子火气。
这股火气,不是对书的内容,而是对自己这么多年的看书经历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从故事类到科普说明类,这种文字内容的转换,竟然会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
那种感觉,又让自己想回起了曾经上学时的旧事。
还记得初中时候,自己的数学成绩尚算前列,结果等到高中,换了个老师,换了种教学方式,突然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甚至反感。然后内心因为听不懂,开始厌恶这个老师,发展成厌恶数学这门课程。
那种内心的挫败感,让人倍感无力。
明明自己已经两只脚走进了房间,结果发现里面还有一道门,而这道门却怎么也找不到打开的方式,最后急得脾气上来,干脆整个退出去,离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从初中到高中,学数学的感觉大概就是这种感觉。看书,从一种类型换到另一种大量举例子,摆事实的科普类书籍也差不多这样的情况。那种让自己怀疑的心态搞得整个人都快要爆炸。
后来工作,依然存在这样的感受。明明在一个方面做的已经驾轻就熟,结果因为某些制度的改革,或者多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旦产生某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变化,那种烦躁,无奈,憋屈的心情就开始从心底的某个角落冒了出来。
就好像是对自己的嘲讽一般,原来以为自己已经变得更强,却在这一刻发现,内心的宁静,胸有成竹,竟然是如此不堪一击。
从来让自己感到恐惧和无奈的,都不是未知本身,而是因为找不到如何突破未知而产生的对自身的怀疑才是最让人焦躁的。
多少次,多少个领域,这样的情形在发生。相同的故事发生的频率如此高,却仍是让人无奈。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可与他人说的挫败。
按理说,书看得越多,内心就应该越发沉稳,宁静。结果,看了那么多的书,却感觉自己仍是如浮萍一般。只是在水面上,装作了博览群书的斯文样子,却半点没有沉浸在书山学海的真理中。
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对自己多年的看书行为,不禁产生了反思。
为了看书而看书,结果却好像什么都没看进去。只是眼睛在操劳,心却在走马观花,不知关注着什么。
就像此刻,写着这些文字,也在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写。是兴趣?是名利?还是其他什么别的原因?
承认自己的功利心,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可是如果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一心功利,又能为自己带来些什么?
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也表达不了某些深刻的道理,仅仅只是用文字数量来自我陶醉,一点意义都无。
夜深人静,头脑清醒。
读书的意义在于何处,陌生又熟悉。初心不改,坚持下去,不只用眼睛看书,还得用心感受。不只是用文字去拼凑故事,还要思考。
思考那些让自己无力的焦躁,以另一种方式去解决,把读书的智慧从内心深处解放出来,淡泊,宁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