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篇干货文章,怎么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怎么加入自己的思考?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提供了一个阅读这类文章的思路——阅读时,去追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具体说来,可以去问一些问题:
前因后果——
前: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因: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后: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会收获什么?
果: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适用边界——
适:文中提到的工具方法,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有没有不这么做也成功的实例?
用:要做到这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边:有没有类似的工具和方法?
界: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类似的,和文中的工具或方法相比,应用界线在哪里?他们的差别是什么?
以下以薛毅然的一篇文章《告别应试思维,从此打工不再累》为例,追问其中一些问题:
前因后果——
前: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1、文中讲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对读者的价值是什么?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在职场里要告别应试思维,阐释了为什么要告别应试思维,如何告别应试思维。
讨论这个话题对职场小白的价值很大,他们如果用应试思维来拼职场,恐怕会不断撞南墙。
2、作者是如何引出这篇文章的?
作者从他的职业背景——做职业发展咨询和自己的书《职场真话》谈起,说到跳槽的人大部分会失望,普通工薪族一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就觉得难受,引出学校到职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很多应试能力强的人,要去找他做职业咨询。
因: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1、很多人应试能力强,在职场却玩不转,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学校和职场不一样,学校是一个人的“战斗”,职场是一群人的“共舞”。
职场游戏的系统复杂,你面临的任务多很模糊,你所处的关系也常常多变。
2、作者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法?
-两个解决方法:
1)面对复杂的系统、模糊的任务、多变的关系,你会晕、会焦虑,作者建议在职场中要有一张全景图。
2)你要有勇气去承担风险
3、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两个方法能起作用?有没有提到其有效的背后机理?
1)关于全景图: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全景图的作用:当你蒙着眼睛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摘下眼罩四周都是黑的,你就会紧张。这个状态,就是初入职场者或者入职一家新公司的状态;有了全景图后,面对上述问题,你就不会那么焦虑,就不会困在学校的刷题考试的模式中。
这是用常识告诉读者全景图的作用,其机理,没有进一步说明。
如何看到全景图?作者建议去了解公司所有人的工作内容,从你的任务中抽离出来,站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站在你N+1、N+2的视角,去看你所在的业务单元、部门、团队最近在做的事情。
2)关于承担风险
作者提到大家都很焦虑,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
现在什么都不确定,如果你还有很强的无力感,那一定非常焦虑。提升掌控力的一个途径是有勇气去承担风险,去找攻略,学会借鉴。
学会借鉴为什么能提升掌控力?作者没有展开。
后: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会收获什么?
如果能告别应试思维,初入职场的小白和刚换了公司的职场人会收获什么?
-正如标题所说,“从此打工不再累”。
果: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做改变,会对初入职场的小白和刚换了公司的职场人有什么影响?
-那就是文章一开头所说,“哎呀,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好难受啊……”
适用边界——
适:文中提到的工具方法,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
文中提到了两个途径——看到全景图和承担风险来适应职场,转变思维,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其他方法?
-这两个方法,主要是针对事情的,有人会建议在公司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这个思路是针对人的。人和事,两者相互补充。
用:要看到全景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需要你去做功课,了解公司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这些内容,你可以研究公司网站,请教公司的HR;同时,你也要站在比自己高一个层级甚至几个层级来看你所在的业务单元、部门、团队最近在做的事情。
边:有没有类似的工具和方法?
有没有和看到全景图类似的工具和方法?
-可以看公司年报,研究行业分析报告和市场研究,对公司做SWOT分析,浏览员工评价网站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