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和人说起童年往事,我的记忆里便总是四五岁时的样子,之后的那几年总空白着,像是童年都压缩在那两年里过完了一样。而偏偏,那就是我没爸没妈的两年。
爸妈在我三岁就离婚了,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找工作,爸每天努力挣钱,酒肉和朋友占了他大部分的时间,那个年纪的年轻男人大概是不想孩子的,总之他们都没在我身边。
我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在农村一个大房子里,那房子颇有些年月了,经过几轮翻新,有了长长的房阶,高高的围墙,大炕大窗,阳光透进来,能照亮屋里每一个角落,春夏秋冬都是那么温暖,敞亮,正和了我姥爷豪爽的性格。姥爷极爱这房子,每次翻新都要在大门前照个相,骄傲的像站在了皇宫前。
我也极爱这房子,对小小的我来讲,这里安全,自由,有吃有喝有的玩,可不是个游乐园么。又没有父母来管教,实在快乐的很。于是,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虽然没有玩具围绕,没有旋转木马和芭比娃娃,我倒也玩的不错。我熟悉这屋子里每一个角落,每两面墙的夹角,都是我的基地,东北角窗下插着我刚采的花儿,东南角我围起来几双拖鞋打起乒乓球,西南角堆着水果和电视,最爱的西北角,有我全部的玩具和小人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4867634/f40ca166df573088.jpeg)
窝在家里的小孩,到底是孤单的,没有兄弟姐妹,大人又常常理解不了我的奇思妙想,便只能自己玩。家里人倒也喜欢我乖乖坐在一边鼓捣东西,说我不用操心,越是夸我,我便更是如此,慢慢也就喜欢上孤单的感觉,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一呆就是几小时,以至于后来妈总说我孤僻,不爱讲话,想是那时候形成的性格变不得了吧。
那时的我长的倒可爱,家人也愿意打扮我,路上遇着熟人,总被人逗着问:你爸妈哪儿去啦?姥姥早就教会我了,“他们离婚了呀,给我挣钱买好吃的去啦”,想来不觉好笑,那么小怎会懂得离婚是个啥意思。小屋有个大柜子,最下一层有几幅人物画,我常指着其中一个穿风衣的温婉女子说是我妈妈,时间久了也就觉得我妈妈就是那个样子的,几年后母亲回到了身边,我领她来到跟前,两相对比,气质倒是像的,可究竟不是一个人。
后来有了妈的我,失去了好些自由,只是不必再看画中人了,心里也踏实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