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来做咨询,提到因为面临转本选学校,妈妈担心她的身体(有一些问题),她自己本来想去外地的,妈妈这么一“提醒”,让她也开始不自信,纠结起来。
说是“提醒”,是因为如果妈妈不说,她都已经忽略了自己的病。从几年前的特别严重,到现在的频率、程度都下降到几乎不影响生活的状态。所以当她表达出向妈妈认同后的担心,以及她自己不希望让别人知道的心情时,我开始努力引导她:你的病都这么可控了,不要被离不开你的妈妈影响。而且你要用最敞开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病,别人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咨询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意识里知道是说的太多了,指导太多了。 事后,在自己个人体验以及看书的过程中,回想这次咨询,我才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我没有接住她的情绪,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面对他人知道病情,她都是不安的。我没有给这份不安足够的时间,而是急着要带领她去“接纳”甚至“战胜”。
这种急于带领,的确是自己出现了反移情。作为一个不够自我接纳的人,我太明白接纳自己的重要性了:接纳自己的特质,接纳自己的一切,接纳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了接纳,才能感受到轻松、有力和成长,也能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甚至是伤害。
但就像之前明明已经知道的,“接纳对自己的不接纳,也是一种接纳”。尤其对于咨询师,面对着似乎陷入情绪和自我认知泥潭的来访者,当急于“引导”对方走向自我接纳的康庄大道时,他往往就已经偏离了来访者的感受,开始在头脑层工作。
改变认知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我们很多个恍然大悟的时刻。但,只有认知的改变,其实是很难推动我们改变的。只有当我们的身心感受都得到承认,允许,承认身体的疲惫,允许情绪的流动,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感受。这一步看上去很慢,但只有不逃避,去体验并且不断增加这种很慢的“和自己在一起”的经历,我们才会真正看到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也才能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负面)情绪或者失控行为。
当我们不急于用头脑批判自己,“警告”自己,调整自己,当我们愿意在自己的难过、伤心、无力甚至绝望里多呆一会儿,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由衷的感受:我真的很不容易,也已经很努力了,不应该好好抱抱自己吗?
——看到了自己处境的艰难,也看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慢慢来,脚步慢一点,自责少一点,要求低一点,心态轻松一点,改变和成长就会来到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