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人会思考的包括我自己在刚上大学的时候都会面临的一个困惑。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的教育会对我们在最初对知识的理解上有一些偏差。那时候的我们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就是--------只学有用的。而什么是有用的呢?一切对提分有帮助的都是有用的,对提分没有帮助的事情不要做,就这么简单。因为我们都要高考,场内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盯着那一个目标,场外的所有人都把你往那个目标推。这是那最青春热血时代的我们对于知识的最懵懂的理解。
上了大学以后,发现之前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些片面和肤浅。毕竟人生是一场很长很长的马拉松,你永远来奔跑的路上,每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无奈很多人把高考或者大学毕业作为学习的终点,他们放弃了自教育的机会)。随着大学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奥,这使得我真正开始考虑知识的意义。回顾往昔高中学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要深刻地理解大学阶段的知识确实要脱一些头发。最重要的,要是毕业后不做本专业的工作呢?时间成本全部浪费了呀。事实上当时我不是很担心学习的知识枯燥难懂,而是担心辛辛苦苦学来的知识,到最后发现没有用。
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些比较清晰地认识和见解了。
像类似“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很多知识只是当下没用,将来会有发光的时候”。这类的话大家都听得太多了,我就不多说了。我从一个大家都会遇到,想到的问题开始。
学还是不学?这是一个问题。
“学这东西有什么用?能赚钱吗?”人们往往在学习一门新学科,新技能,新知识的时候都会如是发问。然后有一部分人经过短时间的质疑之后就非常草率地得出结论:“学这个没用,不学了”。
会有如是发问的人会很自然地把知识完全理解成工具,甚至完全理解为赚钱的工具。我不否认知识可以理解成工具。但我不认同知识完全被理解成工具。因为一旦你做的所有事情,所有的决策,你学习的所有知识都要和赚钱相挂钩,你就是在消解知识本身的意义。
知识的意义是什么?知识就是意义本身
好奇是人的天性。一件事情通过知识的学习从未知变成已知本身就能带来乐趣。所以每当你再去想知识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先跟自己说,不要问知识有什么意义。你就问: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你快乐吗?
好好想想曾经你拥有过的那些休闲的惬意的午后,不紧不慢地没有时间的约束下在图书馆里看书的时光,那才是最让你快乐的部分。这个世界上,快乐和幸福本身就是最难得稀缺的东西,有着求知的进取心再花上一点时间你就可以获得世上最宝贵的精神快乐,为什么不做呢?
我知道有人会问了:可是很多人学习知识的时候并不快乐啊。
所作所学非所爱
舍弃现在做的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勇气,如果真的做得到我非常地提倡,给你竖起大拇指并且鼓鼓掌。但更多的情况下,非所爱的原因只是因为做不好,做得好了自然就喜欢了。如何从做得不好到做得好,这需要一点挣扎的部分,但是挣扎过后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