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经典古诗词诗·界最美古诗专题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10:20 被阅读0次

泛吴松江

宋代: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赏析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船,“半日”说明小船已经飘荡很久了,坐在船舱里的诗人通过蓬顶透下的日光,也知道天色已晚,时近黄昏。从江面的吟诵声中可以看出,此刻诗人既无意过江又不急于返岸。这吟诵声在这风平浪静、薄雾降临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无人欣赏与唱和,是那样的孤寂,从而看出江面只有作者一人一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有声的图画,画面孤寂而冷清。 

第三、四两句,写尽诗人孤独之感,那一只只单足翘立、曲颈对窗的鹭鸶,仿佛理解人情、通晓事理。他们静静地伫立着,不时伸头探脑窥视者船舱里的诗人,似乎在聆听诗人吟诵。伴随着诗人泛舟,诗人于是对它们倾诉衷肠。诗人之“意”就是直道而行及“成败观千古,施张在思维”(《滴居感事》)的抱负,“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三黜赋》)的决心,以及“薄宦苦流离,壮年心更衰”(《春日官舍偶题》)的苦闷等,诗人的“意”是复杂的,而这里用“唯有”二字重重勾勒,则他人不知“我意”,不言而喻。愤懑之气、寂寞之心见于言外。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寻味余地。同时鹭鸶便是诗人的知音,所以他逗留船上半日孤吟未过江,他要把所有的“意”向鹭鸶倾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人的这种写法正符合此刻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写鹭鸶对他有情,从而表现他对鹭鸶的喜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正反映了人世对他的无情以及孤独的处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奇趣”之所在。 

此诗以动静结合的特点着力渲染写景,人与野禽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使诗意与画意相互生发,趣味隽永,引人无限想遐思,风格朴素而饶有风韵,自然而颇见情趣清新悦目。

相关文章

  •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泛吴松江 宋代: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赏析 这首小诗遣词用...

  • 唯有鹭鸶知我意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 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 时时翘足对船窗。 斜晖脉脉,江流悠悠,...

  • 每日一首诗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 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 时...

  • 赏梨花

    梨树疏薄漏午阳, 半日孤吟未移脚, 唯有梨花知吾意, 时时露白开口笑。

  • 一剪梅.读蒋捷《舟过吴江》,再拟当时,以戏谑之

    一路青山绿水迢。船过春潮,人过吴桥。 楼台吹雨柳千条。帘也招招,意也摇摇。 红袖凭窗弄玉箫。眉上轻描,头上花翘。 ...

  • 我对春风讲故事

    我对春风讲故事 我以春风知我意 春风反述春风意 春风以我知风意 我对春风讲故事 我知春风知我意 春风反述春风意 春...

  • 溯往昔殇怀

    柚子猫 未知初秋清风意,焉解故人何绪情。 一如朝花随风起,恰似往事上心头。 唯有秋风知我意,我独不解秋风情。 鄙对...

  • 鹧鸪天.二月初二逢妇女节

    三八佳节龙抬头,好事成双去烦忧。 当窗理鬓荡莲足,对镜贴花翘纤手。 沐春风,赏杨柳,开怀畅饮鹅黄酒。 猜枚行令胸开...

  • 便笺集

    唯有诗书知我意, 再无男女懂冰心! 唯有诗书通本性, 更无老少懂吾心! 唯有诗书通本性, 却无哪个是知音! 上联:...

  • 夜行雨

    夜醒窗泛明,疑为月光眏。 移窗翘足望,霓虹伴雨行。 忽忆刚过朔,何来皎皎影。 三更春寒重,拥衾听雨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kf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