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国南方一个小山村中,一个少年悠哉游哉地走在乡间的小土路上,想着刚才几脚就把前面挡路的大母猪踢得哼哧大叫地挪到路旁边,少年不由得又大笑了起来,也许,这就是他在乡下生活的快乐时刻吧。
“mo走!你做乜也踢我家猪na!”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吼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hei九婆,个只恶死阿婆...”想到这里,少年嗖的一下、拔腿就跑,只留下九婆气急败坏的叫喊和跺步声,以及一根被用力扔出去却落在少年身后不远的锄头。
少年,名叫华海,刚从市里回到父亲家乡村子上学不久。调皮捣蛋、坏透了,是村里男女老幼对华海的基本评价。但对这种评价,华海一点都不在乎,相比在市里家中跟喜怒无常的母亲相处时做什么都提心吊胆,回到乡下终于解放了,那还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华海的记忆中,市里父母的那个家,只有和父亲、妹妹呆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较开心,一但母亲出现,华海就只能装模作样乖乖坐在房间书桌前看课本学习,甚至不敢轻易出客厅,害怕碰上母亲莫名其妙又发脾气。
本是活泼少年,奈何压抑太深,离开和母亲共处的那方天地,到乡下自由呼吸,哪怕只是踢踢大母猪,却也成了华海的快乐来源。
少年的快乐,有时就是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