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半离职”状态:手头的工作每个月大概只需要出工一次,而工资直接降为原有的1/3。
我的理由很简单:到了我这个年龄,是该做一些自己能做好并且也是自己喜欢的事了。我知道,光是喜欢是不够的,单纯喜欢那是感情用事,而且喜欢的事情多去了。如果仅是以喜欢为由,那要干哪一件?能干好哪一件?喜欢且能做好它,是一个成熟人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但这还不够,还要继续追问的是,这件事未来有趋势吗——这意味着这个行业会快速得发展。在趋势面前,我们往往应该问的是,我们能够做什么?喜欢与否很多时候并不重要,如果恰好喜欢,那算是运气了。巧的是,我正遇到这样的事,所以我也可以说勇敢得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也意味着放弃,放弃了相对可观的收入。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出口,包括事业的出口。忧愁,但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方向,头发白了不少。好在自己不停得在寻找,哪怕一路灰头土脸,好在自己没有放弃,看到了一些微弱的光。人生最为重要的是活在希望中,难道不是吗?
而前途,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来就没有,那些看似的安逸实则暗潮汹涌。而我的未来将会面对什么呢?
1.收入的锐减。
现在这个方案,较原计划(裸辞)在收入上可以让自己稍微宽裕些,同时较以为肯定大幅减少了,也意味着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大少大脚”。原规划是4年时间,现在缩短到了1年,突然就非常有了“勇气”,因为难度降下来了——为一年准备的钱和为四年准备的钱可以少很多,勇气很多时候来自这些客观的方面。而我为一年的准备的生活费,是充足的。
.2.工作的安排
没有这种单干的经历,身边的朋友也没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都没有可以参考的。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安排合理,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是摆在我面前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个不安排好,往往意味着一天的虚度——看似忙活,其实什么重要的事都没做成。我手头自然没有成熟的方案。但我想,先做重要紧急的事,并且让这些事情可以量化评价。譬如项目产生的收益。有些重要并且需要长期做得事,可以适当的缓一缓。其次,把有难度的事,适当的分解。比如早上做一部分,晚上做一部分,那么难的事情也可以循序渐进的完成了。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总会是苍蝇模式;而后,慢慢得变成蜜蜂模式。保持耐心,也给自己信心。
3.市场的周期
市场周期性调整肯定会来,牛熊转化从来就如此。熊市来临时,这个市场短期的机会就会很少,自己如何度过?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安全进入熊市;二是,开始学习模式。保持对这个市场持续的学习,持续的关注。熊市,才是投资的“牛市”。
这个规划会一直“规划”,因为一定会不断得优化的。这一次,我给了自己一次机会,我要好好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