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形成强大的的家校合力,而且我们的教育工作可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取得家校合作共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则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费力不讨好的现象。
作为一名七年班主任龄的我是没有资格在各位前辈面班门弄斧的,因为我本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而经过几年的历练之后,我也稍稍做了点儿总结,所以还请允许我分享以下几个的观点:
一、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作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时,首先讲究的是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的与我们合作,乐于接受我们的观点和建议,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无论是我们面对面家访还是通电话、聊微信都应该立即转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家长的朋友,这个孩子的朋友,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要变得容易的多,千万不要以指导者的身份去指示家长,否则很难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说话时可以多用“咱,咱们,咱的宝贝”等这样的词汇,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让他感受到我们是站在一起的。再就是礼貌的对待家长多用一些“请”这样的用语,例如家长来学校,我们可以说“请坐,请喝茶”,这样不仅可以体现我们的道德修养,而且可以为我们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和孩子都是被接受、被尊重、被重视的。
二、善于了解家长,并且有针对性的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我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必然能够看到什么样的一个家庭。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对学生的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以及家教家风,思想家庭关系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1.对于有教养、素质高的家长是最好沟通的,因为他们对教育有高度认知,所以我们可以不断的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且经常与之沟通,适时的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的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我们与之交流沟通时要讲究迂回战术,首先肯定他孩子的长处。
对于他们良好的表现,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受。肯定家长爱子心切的这种做法和态度,表示为孩子感到羡慕和骄傲,使对方在心理上能够逐渐接纳我们的意见,同时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我们要坚持二八原则,做到多报喜,少报忧。
让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逐步认识到孩子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从而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孩子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委婉的指出家长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借助网络上的的一些视频资源,也可以带领家长阅读一些书籍)使家长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家长是有需要的。孩子如果生长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是很痛苦且容易行成不健康人格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流,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后进进生是让我们班主任最为头痛的孩子,既然是后进生,那么他的家庭,也一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可怜,可能有些家长只是面对孩子的自暴自弃而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然而面对家长的叹息与失望,你们不应只是无言以对,我们应当帮助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家长也看到孩子身上的长处,不要只盯着他们的短处看,看到孩子有些许的进步,就及时与家长沟通,给家长报喜,让他们充满希望。对于孩子的缺点我们不能不说,但是不能一次说太多,也不可以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孩子没机会了”等等这样的话来戳痛家长的内心。而是站在陪伴的角度上与家长一起想办法。而且后续的跟进,给家长鼓劲、加油是必不可少的,要坚持不懈,因为家长很难坚持,尤其是孩子进步微乎其微的时候家长更容易放弃,所以这是家长更需要鼓励和安慰。
5.遇到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柔克刚,以理服人。
尤其是我们乡镇农村学校的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性会更大。这一类的家长并不是有强烈的维权意识,而是用不讲理的姿态来泄愤,来找个出口释放自己的怨气和怒气。面对这样的家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沉住气,面带微笑,不要与家长发生正面冲突和争执,学生问题避而不谈,先给他一个释放和冷静的空间。只要我们和风细雨就一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柔软了,对方也就不会再刚硬,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又能消除误解和矛盾。
以上是我在家校沟通方面一点小小的收获,不当之处,烦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