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人生训练营读书成长励志
自媒体时代真假难辨,该如何保护自己?

自媒体时代真假难辨,该如何保护自己?

作者: 玉醉墨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08:30 被阅读53次

前段时间,朋友看了一篇文章《总担心母乳营养不够?快来做一次母乳检测》。朋友三个月的小宝宝虽然很健康,可是她也开始担心起来。她特意去做了母乳检测,得到母乳营养不够的结论,营养机构给出了两个选择,一是提前给孩子加奶粉,一是让她多吃营养品。

朋友一开始给孩子添加奶粉,可是小孩根本不是,又哭又闹。最后,选择了自己吃营养品,一个月飙升了7斤。

后来她去问了专业的营养师,想即控制体重又能保证母乳营养。营养师给出的建议是:“母亲在最初的六个月给予纯母乳喂养,营养都是够的。在此后,在持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补充食物,直到两岁或更长一段时间。”

那么,为什么高学历的妈妈们还会相信营销号的推荐?

文章提到:“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的,但是你的蛋白质是否含量过低?满足宝宝生长发育。”

对于宝宝来说,虽然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的,但是单单检测蛋白质来说妈妈们的乳房含量是否标准根本是以偏盖全。

母乳中的含量远远不是这两样,DHA、乳铁蛋白、钙、锌等等,母乳的成分复杂,几个数字不能囊括全部,国际上也没有健康女性,母乳是否符合标准一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研究证明,非洲地区饥荒条件下母乳妈妈的乳汁营养与其他地方母亲没有明显差别,也能够满足宝宝最初的成长所需。

妈妈们喂养宝宝的道路上总是困难重重,这个说要给孩子睡圆脑袋会影响大脑发育,那个说要睡成扁脑袋,孩子骨骼还能经不起侧睡;这个说孩子拉肚子要断食,那个说孩子拉肚子要多吃,众说纷纭。

不止是在母婴界,就连其他领域也像一场江湖。你要买个冰箱,这个高速你双门好,那个说单门好。你要买本书,这个说这本书好,那个说这本书没用。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发声,意见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乍看上去还都十分有道理,真真假假,究竟谁说的才真真有道理?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是日本作家高杉尚孝所写的《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高杉尚孝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毕业,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大学MBA留学。历任美孚石油、麦肯锡、摩根银行东京及纽约办公室等职务。1997年成立公司高杉尚孝事务所,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交涉领域从事企业研习、培训与写作工作。著有《解决问题的理论》《压力管理的实践理论》《交涉的实践理论》《逻辑思考与交涉技术》等书。

当你明白了商业写作的底层逻辑,就不会再被那些有意而为的话所忽悠。

一、对信息有深层了解

书中介绍信息可以分为描述和规范,实际上描述中有记述和评价,也就是分为三种:记述、评价、规范,学会分析信息我们就能看出哪些文章是真正有逻辑的?哪些不是。

比如你在一条榨汁机广告中看到说:“4叶立体刀片,采用不锈钢制成,更加耐用。刀片立体两层设计增加果肉接触面积,使果肉搅打更细腻均匀,果汁更美味。”

“4叶立体刀片,采用不锈钢制成。”就属于记述,没有判断好坏的信息。

“果汁更美味”这就属于很明显的评价信息,直接判断了果汁的好坏。

我们分清楚了记述和评价能分辨广告中哪些是真实的描述,哪些是修饰性语言?

在这条广告最后,笔者描述到:“便捷一键操作,老人一看就会,今春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便捷一键操作”的便捷带有明显的评价性,但是“一键操作”就是在描述事实。

“便捷一键操作,老人一看就会”我们容易把它解读为有评价意味的信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套评价标准,便捷的东西父母更容易使用,我们就会配合对方的目的形成出现买给父母这个型号榨汁机最好的概念。

广告语最后,“今春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一词“最好”正是规范信息,规范信息就是指应该做的事情。广告者希望我们做的购买动作通过“最好”一词表现了出来。

二、对方是否在含糊其词

许许多多的推文就是在含糊其词,让我们觉得乍看上去非常的有道理。例如:前段时间朋友圈流行的戒糖风潮,就连明星张韶涵都在微薄发出:“我戒糖了!”许多人看到更是一句“戒糖”就跟风避免吃所有含糖事物,甚至白米饭。注意!明星提到了也只是戒掉“大部分”精制糖,并非所有。

有哪些常见的含糊其词套路呢?

1. 利用主语影响你的思考

戒糖风中,有的推文正是利用主语让你减少思考,例如:《戒糖可以更年轻|抗糖化》这样的标题出现你是不是立刻想到是怎么戒糖抗糖化?让自己更年轻。如果标题换成了《张韶涵戒糖让她看起来更年轻》你就会开始思考,张韶涵的体质是不是和你一样,对方是怎么做的,是不是符合你的身体状况。行为者是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会思考,但当标题只简单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后,似乎就成了一个必须做的道理。

2. 含糊的连接词让你不知所云

例如:添加糖吃得过多,热量堆积、肥胖,肥胖也会引起内分泌异常、长痘痘。为了不长痘痘、减肥,彻底不吃主食等碳水化合物,就走错路了。

在看这句话前面一句看似说添加糖吃的过多会肥胖,后面一句肥胖的描述究竟是对前一句的说明还是只是单纯的说肥胖的危害呢?后面再说主食、碳水化合物似乎又成为另一个意思,让人不知所云,如果连接词清晰你就能准确了解作者含义,

如果添加糖吃得过多,热量堆积、肥胖,肥胖也会引起内分泌异常、长痘痘。但是,为了不长痘痘、减肥,彻底不吃主食等碳水化合物,就走错路了。

3. 抽象化词语模糊概念

还是以抗糖化为例,有的抗糖化产品说:“这款抗糖化食品可以让你保持年轻态,是一款多功能饮品。”

年轻态是什么的年轻态?身体?骨骼?皮肤?怎么的年轻态?

是多功能饮品?那么,究竟到底有哪些功能呢?

模糊用词让我们觉得一款产品特别厉害,但是究竟哪里厉害却说不出,这就是对方又开始对语言进行模糊化。

三、对方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中介绍了写作的金字塔结构,有直列型金字塔、并列型金字塔,当我们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写作逻辑再看那些传播甚广的文章时,将这套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之中,自然就能发现这篇文章是不是经得起推敲。

书中介绍文章有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次要信息,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写法,无论是并列式还是直列式的结构,清楚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次要信息的分层让我们清楚文章结构,明确知悉了文章是不是言之有物。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一本书说的都是用得着的逻辑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增强逻辑性。作为许多人觉得自己不需要看写作技巧的书,可是信息泛滥的今天,你还认为对于逻辑思考一无所知吗?

古时候因为两地距离遥远,商人谋取物价差异而牟利。如今的社会,貌似获取信息更便捷,但是当大数据可以分析出你的喜好,别人开始根据你的喜好,不断暗示的、给你看的都是希望你看到的东西,你还能分辨信息的真假吗?信息差成为了另外的牟利手段,我们更努力的学习,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的更多不一定是为了写作,但是一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强的保护自己。

放下手机,先去看看我给你推荐的这本书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媒体时代真假难辨,该如何保护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r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