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个体崛起》——自我效能(二)

《个体崛起》——自我效能(二)

作者: S小仙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0:25 被阅读0次

清零,过零库存的人生。

我们要清楚,时光一去不回头,原理上我们往时间轴前面走,而物件并没有。当我们持续保留这些物件,等于把我拽回到过去的自己。

更深一层来说,不仅我们在物品上要学会断舍离,对不必要的朋友、无用的认知,也要断舍离。这次清理书柜,大量以前舍不得丢弃的课本还有买的小说,以及书本,都存放在书架上好多年了,积攒了厚厚一层灰,其实好多都是快餐式的书籍,看完了以后由于没有学会总结,似乎都没有在心里留下多少印记。

清空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放下手头的东西,抓住一直忽略的东西。我们要成为一个“拥有”的人,而不是“占有”的人,这就是“空”的力量。

通过断舍离,反复暗示并强调那个积极的自己,过去的美好,让我记住经典的瞬间,让我成为现在更好的自己;过去的不快,也会让自己成长为一个能经历风浪能扛得起打击的从容的自己。

现在的问题不是信息不足,不是记忆不足的问题,而是信息泛滥记忆泛滥。由于自己认知的更新,我们需要忘掉过去,腾出更多的空间去吸取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让自己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不断探索未知,去长成自己欢喜的样子。

需要管理的是精力,不是时间。

精力已经代替时间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职场人士比运动员更加需要精力。

精力管理金字塔: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这意味着:越底层越基础,底层的精力会影响上层的精力。

体能——情绪:当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

情绪——思维:在情绪不佳时做判断容易失误。

思维——意志力:很多强大的意志力背后,其实是强大的思考能力。

由此可见:学会真正的放松,明白里面的原理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1、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体力休息是没有用的,真正要做的是散步、放松、读书等“换个脑子”的思维精力补充。

2、工作倦怠者休假不一定有用,往往会加重倦怠。他们往往缺乏意志力精力,需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而休假加重了工作的无意义感。

有些时候,会对有些事情做不下去,其实是思维精力不足,比如,“用写作来写作”的方法去聚焦思维的精力;比如主动分心,来察觉自己的思绪;比如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先去完成;比如关注停顿点,做事情之前思考一下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并总结已经完成了什么。

瞬间进入状态的方法——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可以迅速聚拢思想精力的方式。

人是习惯性的动物,我们的行为中只有5%是有意识的,95%都是无意识下意识的,尽量让自己处于习惯状态,能使自己避免消耗心理能量。特殊的仪式,能将人的普通状态和工作状态划分开来,迅速将自己的心理转换到一个新的状态。

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工具:

以前专门有一篇文章写到这个最佳的时间管理工具。

链接:简单、重复才是高效

用结构化思维陈述一件事情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核心原则:

1、【论】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后说过程

从听者角度上讲,都特别希望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最先知道结论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2、【证】以下证上,下面的数据证明上面的观点

比如:做PPT时,有时间会看PPT内容,没时间就直接看标题,而结论就是PPT标题。

以上两条,具体到个人工作上,可以总结为一分钟版本,闲聊版本和正式会议版本。根据场景陈述不同的亮点。

3、【类】归类分组

表达时,按逻辑把要表述的内容分门别类,这样会更清晰,最好不要交叉。

4、【比】逻辑递进,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重要程度、结构顺序(参见金字塔原理)三种。

什么是完美职业

一份完美职业,包括三个部分:

1、让你收获到价值的,比如工资福利、职业发展、情感意义。

2、应该是你擅长做,有资源,甚至有天赋的。

3、应该是你感兴趣,热爱的。

如果,一份职业不能称得上完美,不防尝试斜杠的方式,用不止一份工作让这个拼图变得完美。不管从哪里出发,按照形成斜杠“显著的可识别的优势”的定义,提升各种能力,包括学习、刻意练习、进入圈子、深度模仿等等一系列训练。有没有显性优势是块试金石。

要做复合型人才,不要做复杂型人才,要做满汉全席,不要做麻辣烫。

两个指标,观察自己的职业:

1、专注。

心流(flow):全情投入;感到狂喜或者欣喜;内心安宁祥和;时间感停止;内心清晰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专注=兴趣+能力

2、精力。

关注一下自己做什么事情特别容易疲劳,做什么事情容易精力四射。

精力是优势和价值的集合,那些你有优势,且能够持续获得正反馈的事情,才会是你精力充沛,越干越带劲。

精力=优势+价值

每周记录5-10件事,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心观察,逐渐理解自己。

Activities(活动);Environments(环境);Interactions(互动);Objects(物品);Users(使用者)

哈佛幸福课的幸福公式

如果把快乐和意义分成四种类型,即:自我实现型、盲目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

第一种:自我实现型。

既关注未来的意义和价值,也关注当下的快乐和体验。清代左宗棠曾经说过:“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也被李嘉诚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

代表人群就是很多的“50后”“60后”,他们为了家庭付出一切,一生都在为一个又一个目标战斗,却很少为体验、为快乐真正投入什么,很少享受生命的快乐。一旦自己完成了一个目标,又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更大的目标,总是在短暂的目标和长期的焦虑中来回切换,一辈子不停的在追逐。

第三种:享乐主义型。

关注当下,不关注未来的意义。现在身边有很多享乐主义者,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如今这个年代,不用花很多的钱也能得到很安逸的生活。到处充斥这廉价免费的资源,免费的游戏、免费的视频、物质要求不高的话,生活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日子似乎平淡而且幸福。

另一方面,有些人由于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在个人消费上面穷奢极欲,买包包可以买限量版,买跑车可以买最新款,更可以买私人飞机、买下一整座岛屿。不能说这些享乐主义者生活方式的对与错,但是在有些有精神世界追求的人眼里,他们可能更加看重的是灵魂的升华,更加崇尚理性、自由的精神层面的生活。享乐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目标缺失后带来的倦怠和无意义感。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的实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时候。

第四种:虚无主义者

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意义,既不快乐也不幸福。这种人要么是对未来没信心,对现在又无能为力,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要么是经历一些钻牛角尖似的思考,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找到适合自己,适合自身所处环境的相对正确的哲学或者宗教书籍,会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虚无现状,从而获得积极的能量,使普通日常也能过得有意义。

关于幸福

以幸福为全部生活目标的人,并没有变得更加幸福。幸福有点像赚钱,你把注意力放在做好事情、创造价值上,钱就来了,你天天想着赚钱,反而赚不到。

这也就解释了身边一些身心灵修炼者,他们以“终极的幸福”、“天人合一的幸福”为努力的方向,确实有过很好的体验,但是回到现实生活,生活过得并不是尽如人意,这就是把幸福放大到太高大的位置上去了。

有一些家长,把让“孩子健康幸福”作为唯一的教育方式,其实真正这种放任自流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教育还是应该面对未来、培养基本技能、创造更好的可能性,而这些过程,并不一定是每天幸福满满。

新木桶原理

1、持续纠错可以达到80分,但是很难达到卓越。

2、每个人在优势上的投资回报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的文化和基因让我们对“缺失”更加敏感,比如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开始补习弱科,一对一辅导。另外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天才无需培养。

3、木桶原理的终极解释版:发挥长版(优势)、管理短板(劣势)、扩大底板(基础能力)、加强桶箍(整合能力)。

4、木桶原理的企业解释版:企业是底板和平台、不同人才是长短板、桶箍是合作和企业文化。

5、优势=才干×投入,优势选点,刻意练习提升。最好的策略是先刻意练习通用能力,同时探索天赋,专注地刻意练习某一项能力。

6、识别自己的优势,可以用SIGN法则:成功的事、自动自发想做的事、成长非常迅猛的事以及让自己特别满足的事。

最终,要让自己的才干变成优势。

要让天赋成为自发而持续的优势,首先我们需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所以,归根结底,仅仅拥有兴趣和才干是不会拥有长久的事业的,我们要做哪些真正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相关文章

  • 《个体崛起》——自我效能(二)

    清零,过零库存的人生。 我们要清楚,时光一去不回头,原理上我们往时间轴前面走,而物件并没有。当我们持续保留这些物件...

  • 个体崛起:自我

    下午2:13,阅读(126)页 ①永远不要拿青春和钱去交易——Spenser 自己的青春有限,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赚...

  • 提升自我效能,从知道变成做到

    古典《超级个体》自我效能章节学习收获: 1 什么是自我效能? 学了很多就是没有行动?——你是缺乏自我效能 知道+自...

  • 自我效能是怎样的?

    低自我效能感和高自我效能感个体会呈现什么日常性的差异表现: 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常常会陷入自己假想的梦魇——如果这次考...

  • 2023-01-31 有时自我效能感较低

    今天关注到“自我效能感”这个词,感觉有时处于低水平状态。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

  • 2020-03-08 @ 15 梁利 周反思

    周反思日常行为: 1.学习:超级个体栏目学习 完成 自我效能篇,并且结合让自己根据自我效能片进行整合,...

  • 《他人的力量》03

    十行采集: 1.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称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任何类型的人类表...

  •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

  • 读《微习惯》Day9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提出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

  • 2020-12-22 如何在陪玩积木中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 1.什么是自我效能? 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体崛起》——自我效能(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rv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