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是控制人的原始力量,是瞬间的。后天的学习(知识、技能)都是理性,它在调用时需要思考和时间,它是一种把人往回拉的力量。
2、用户是无法像产品经理一样有层次有框架地说出体验,只会展现情绪。
3、从底层的生物性情绪来分析、读懂用户情绪。
4、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5、满足是衡量情绪的刻度。
6、愉悦就是需求被满足。
7、崩了很久的需求被满足就是“爽”。
8、“满足”“愉悦”“不爽”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别人的天分。
9、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达到:你的世界我都懂。
10、优秀的人有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动手优化的能力。
11、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在我的印象中,同理心就是在与人交流中,抛弃自己的思维、价值观,交换角色,在对方的环境中,去思考对方的处境。可是我从来也都没有想过,如何通过系统的方法做到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最多也就能基于对方的性格、职业角色,针对性地去沟通,顺应他们的需求,在心理上的点被满足之后,工作也就可以顺利展开。比如我就发现,越是在底层工作的人,单纯机械工作的人,他们更需要被尊重,你得给他们一定得自主权,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以时间为限,以通知和命令为表达方式。
梁宁老师把同理心作为第一模块进行讲解,我觉得就是因为,产品就是服务人的,是要在用户的场景中,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所以创造这个产品的人就必须拥有这个能力,真实地处在用户的角色中,去发现用户的需求。
那想拥有同理心该怎么做?
就是体察用户的情绪。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那些性格测试题,通常都要求,立即作答,不能思考,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如果是自己做,也许我们不会避讳那些涉及道德的或者不正义的点,但是公开调查,并且告诉你拿回你的数据,大家都偏向于填写自己认为对自己最好的答案。
另外,像市场调研,就是为了确认用户对产品的一些真实看法,但是基于环境和自身的影响,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课中提到一个例子,索尼在一款新产品发布前进行用户调查-关于颜色:黑和黄。最终大家讨论出来的结果是:黄色更受欢迎。但是当调研者告诉他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一个产品当做礼物,黄色一个都没被带走。这个涉及到集体人格,后面的课会提到。但也充分说明了用户的情绪是很难被我们真实地抓取到的。但现在容易多了,移动设备的崛起,大数据的收集,为商业公司,抓取了太多用户的真实数据,作为用户的我逃也逃不掉,不用,反而损失的是自己的体验。
想想那些专业的题目,那些费老大劲儿拼着可能走上公堂的后果都要获取用户真实想法的专业做法,如果我们是单纯地询问对方对某件事,某个人,某个产品的看法,是多么地不靠谱,对方不可能全部都是产品经理,可以有框架,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所以我们基于对自己本质的挖掘也好,基于对产品开发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哪一个需求也好,都需要深入学习藏在人性中最底层的世界:生物性情绪。以此来有框架,有层次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便成长,也进入到用户的内心世界,以便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生物性情绪有四个部分: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这节课主要是讲愉悦和不爽。产生它们实际上来自于我们的一种感觉:满足感。
需求被满足了:愉悦
绷着的需求被满足了:爽。那相反,绷着很久的需求,却没有被满足就会感觉不爽。
满足、愉悦、不爽就可以当做一个标准。
如果我们拿他们来观察我们身边的人,那些亲密的人都是知道我们的满足感,知道什么能让我们愉悦,什么让我们不爽的人。
但是当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设计产品时,总会出现偏差,毕竟我再想变成他,我也是我,他还是他。所以也需要在产品退出后持续观察用户的反应,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是否让他们在某一瞬间爽了一下,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给用户造成不爽的感受。当然这个应该在设计初期就尽最大力去避免。
如果我们拿他们来研究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记得在愉悦的时候,记录下发生的事,在爽的时候不要忘记记录下,在不爽的时候也要记录下那个点,久而久之,我们对自己也就更加了解,迷茫也会随之远去。你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一直待在让自己愉悦的圈子内?答案肯定是:NO。我们都知道有个区域叫:舒适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直突破舒适区的过程,要不20岁的我们依旧被爸妈抱着吃奶就好了。所以成长是痛苦的,那个不爽的点就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
所以,支撑我们一万个小时理论的只有两个方面:
1、愉悦。爽。一直待着这里,别说一万个小时,十万个小时,有人也呆的下去。
2、不爽。改变它到愉悦的状态。
当你为了改变某个东西,做了一万个小时,经过无数次失败重来,终于成功。那就是人生的辉煌。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不爽,不知道、也不会去改进它到爽、到愉悦的状态,你的经验将被复制、借鉴。
从此,成了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发现自己的敏感点,要让自己足够敏感,要让自己一直处于那种被刺激到不爽的状态,根本忍受不了,最终着手优化改变。
记住, 优秀人的特质:敏感、不能忍、动手优化的能力。
只有痛着,才表示我们还活着。生活本就那么狰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