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生后,身体各器官都处在发育阶段,脏腑都比较娇嫩,抵御病邪的能力比较弱,特别是肺、脾、肾三脏最容易出问题。
肺是负责呼吸和主气的,有保卫于外和防御病邪的作用。孩子越小,肺的功能越弱,稍不注意,孩子就会感冒、发热、流鼻涕,甚至咳嗽哮喘。
很多人都怕孩子着凉了,就给孩子猛加衣服,自己穿一件,给孩子穿三件,热得密不透风。
其实孩子是纯阳之体,平时比大人多穿一件就足够了,穿的多了反而容易生病。
因为衣服穿得多,容易生内热,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对寒冷的耐受力差,容易出现反复着凉、感冒、发烧等外感疾病。
第二个关注的是脾。这主要是吃出来的毛病。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受纳运化,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身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
孩子的脾脏运化能力弱,易饥、易饱,饮食稍有不当,就会损伤脾胃,出现厌食、呕吐、泄泻、积滞等现象,严重了就会百病丛生。
特别是现在条件好了,家长就怕孩子饿着了,好东西使劲地吃,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消化,脾胃能不能受得了。
另外孩子脾胃差,有一些是乱吃药害的。一有点头疼脑热,给孩子吃各种苦寒伤脾胃的药,时间长了,孩子的脾胃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一般脾虚时间长了,孩子脸都是黄的,眼睛下面一块会发青,有的孩子像长了小眼袋一样,有的爱流口水,还有胆小黏人爱哭闹,这都是脾虚的表现。
脾是后天之本,孩子脾虚就很容易生病,喂养不当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比如掌握不好喂奶量,奶粉的稀稠,或者不能随月龄正确调整奶量,都会损伤孩子的脾胃。
另外给孩子添加辅食太晚,或太急,操作不正确也容易造成脾虚。
通常来说,五个半月就可以给孩子加辅食了,比如米粉、菜汁、果汁、蛋黄泥、菜泥、果泥等,种类可以多一点,但一开始量要少,不能操之过急,要一点一点往上加,让宝宝养成循序渐进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肾也容易出问题,但跟成年人的问题不同。
肾是先天之本,负责骨骼发育和生殖功能,孩子长牙慢,囟门闭合晚,有些爱尿床都是与肾密切相关。
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孕妈妈们就要开始注意调护了,也就是说胎儿期保健很重要。
中医讲“胎养以保其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依赖的全是妈妈的气血滋养。妈妈的气血充足,孩子就健康。
因而孕妈妈要保持心情愉悦,饮食健康合理,动静劳逸结合,切勿滥用药物保健品,这样生出来的宝宝才能先天之本充盈,身体健康,智力聪颖。
另外,孩子虽然肾常不足,但各类补品保健品绝不能乱吃,因为很多补品保健品里面含有激素,易导致孩子性早熟,带给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危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