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滴在天上跑步,谁累了谁掉下去。
夜雪在飘,雪飘白了夜。
爸爸说遇见鹅毛大雪,我便回到了家乡。
雨打芭蕉,芭蕉很烦。
小和尚说:师傅,下雨了。
师傅点点头:是的,下雨了。
小和尚说:师傅,树叶落了。
师傅笑了笑:是的,树叶落了。
读到蒋一谈这个系列的《童谣》中的《雪花和雨滴》一册,上海刚刚下了第一场雪。每次迎接初雪,我们内心总是会充满悸动。我把不到两岁的儿子放在窗户跟前,他两只眼睛滴溜溜的看着窗外的世界,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果说初雪所给人的感触是直观的,能够唤醒我们内心中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那么,这首《童谣》中的童心和诗心,则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轻灵和生机,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
雨滴在天上跑步,谁累了谁掉下去。
孩子充满幻想的望着雨。雨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遐想呢?
爸爸说遇见鹅毛大雪,我便回到了故乡。

一晃来到魔都已经十年。虽然已经融入了这样的环境,但我似乎永远都学不会那一口拗口的上海话,骨子里也始终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在故乡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上海的雪不多,但我的故乡的雪是那样那样的大。
若干年后,当我的孩子迈出自己的脚步,也许他会离开魔都,也许会闯出更远的一方天地。他记忆里的那片雪又在哪里呢?
那里,是不是也和我记忆中的故乡一样,和这本书中插画中的图片一样美轮美奂?
小和尚说:师傅,下雨了。
师傅点点头,是的,下雨了。
小和尚说:师傅,树叶落了。
师傅笑了笑:是的,树叶落了。
我总觉得这几句像是打着机锋,很有些禅宗的味道。禅宗不是主张不做任何纸质的记录,而去顿悟吗?
又或者,蒋一谈只是单纯简单的想记录下来孩子的所听到的故事。小和尚不过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的师傅默默的包容着这个孩童的纯真。
雪花啊雪花,
我想看着你,可是我困了
你能飘到我的梦里来吗?

读至这一句,忍不住会心一笑。还是孩子更天真更可爱。俗世中的成人哪里会期待雪花入梦,我们的世界里更多的是追名逐利、计算得失。大概也正因为如此,那本《城南旧事》的小女孩英子才会让那么多人念念不忘?
如果说这本《雪花和雨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那么不同的卷册,以不同的内容给我别样的感受。
比如,在《天空和大海》分册,插画师的插画有点让人脑洞大开。
诗中,孩子充满想象力的希望能够在海的另一边寻觅到不同的小朋友。插画师是想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想象中,海底世界是不是有龙王呢?

而渔夫与天空、海洋,那么温柔,绝对让人想不起《老人与海》的故事。只是那个背景,怎么让人觉得有点孤独。

《男孩与女孩》,我原本以为是让孩子们认知性别,却也出乎意料……

可我却在童言童语中,放飞了自己的梦想

于是,终于懂得,蒋一谈的这一套《童谣》,是给正处于生命朦胧期的孩子最美的礼物。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在以诗为马的年纪,本就该做一个小小的彼得潘。
因为,有诗心的孩子足够轻灵,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无忧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