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物业挂“尽职尽责”锦旗,成都8岁男童电梯遭毒打,如何保护孩子

物业挂“尽职尽责”锦旗,成都8岁男童电梯遭毒打,如何保护孩子

作者: 果小松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23:04 被阅读0次

近日,成都某小区出现惊险一幕:

电梯里,一位8岁男童,在电梯里被一名17岁少年控制后,带到小区地下停车场。

当家人找到小男孩时,他已伤痕累累。

目前,行凶者已被控制。

01 不能言说的痛

当回看监控和采访时,有几个细节让人揪心。

① 善良的男童的一个举动。

一开始,8岁男童进入电梯,当电梯门将要关闭时,17岁少年冲到门外,按下开门键,善良的男童也帮忙在里面,按下开门键,没想到,进来的是一个魔鬼。

② 晚上出去玩的男童,到深夜11点才被发现。

③ 接受采访的物业办公室,墙上挂满锦旗。

最左侧的写着:

“尽职尽责,一心为业主。”

02 天使和魔鬼的分界,在哪里?

8岁男童躺在床上的照片,让人揪心。

人们不禁要问,因为什么,17岁少年犯下如此恶行?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条伴随各种因素的路径。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接触的风险因素越多,人生中,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概率就越大。

这些风险因素包括:

① 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

放任型:对孩子没有任约束,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

忽视型:对孩子既没有要求,也没有回应,非常冷淡,很少参与孩子的生活。

体罚型:希望孩子绝对服从,对孩子采取强制措施,包括体罚。

② 自身缺乏共情。

共情是指:理解他人感情的能力。

缺乏共情,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具有攻击性。

③ 认知和语言有缺陷。

语言能力的缺乏,会影响孩子和他人的相处能力,由此,可能会引发攻击性和破坏行为。

心理学家也认为,有些因素,能保护儿童,免受风险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温情开明的父母、高质量的养育方式等等。

03 如何培养孩子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做过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解析。

她将年龄和心理的对应关系,分为10个阶段。

她认为,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方式,是父母在抚育过程中,和孩子建立的一种互动方式。

6岁之前,就要给孩子进行性格培养,否则,到青春期才开始管教,为时已晚。

具体方法如下:

① 抑制任性。

3岁左右的孩子,有一定表达能力,这时,可以给孩子进行“说不”的教育。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4个不要”。

不打、不骂、不哄、不走开。

家长要抱着孩子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坐在旁边陪伴他。

当孩子不哭后,家长给孩子一块热毛巾擦脸,让孩子感到被关心。

② 鼓励沟通。

等孩子平静下来,可以和孩子沟通,问他什么要那个玩具,解释不买的原因。

③ 延时满足。

家长可以再次带孩子到商场,看那个玩具,告诉孩子价钱。

接着,可以问孩子:

“你知道钱怎么来的?”

“爸妈每月挣多少钱,有哪些开支,如果想买玩具,就要从别的地方省钱。”

“爸妈上班辛苦,你可以帮忙给家里做些家务。”

④ 克制冲动。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所有东西都不是白来的,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的。

⑤ 防止自私。

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时,给孩子立规矩,比如全家人要一起吃饭。

不可以因为自己肚子饿先吃,要为别人着想。

⑥ 防止娇气。

当孩子5、6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运动,跑步或者游泳。

让孩子体会跑步初期时,气喘吁吁的感觉,和咬牙坚持后,一身轻松的感觉,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类似的痛苦,当时感觉好像撑不下去了,但是,如果你坚持下来,痛苦就会烟消云散。”

受挫能力,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04 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每次看到类似新闻,我都会很揪心。

身体上的伤痛,总会愈合,但内心的恢复,可能需要很久。

希望小男孩能获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早日走出阴影。

希望每位家长都吸取教训,除了教给孩子善良外,更要学会自我保护。

愿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EDN

今日话题: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来留言区,聊聊你的建议吧。

用心理学品味人生,我是@果小松,陪你一起,温暖前行。

本文由果小松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业挂“尽职尽责”锦旗,成都8岁男童电梯遭毒打,如何保护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wg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