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一件令我很费解的事情——我在安慰朋友的时候词穷了,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朋友刚做完手术,虽然手术成功,她已在恢复中,但毕竟是生了一场大病,给她还是带来了一些后怕和担忧。
但她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也许因为怕家人担心,也许是给自己打气,所以她总是佯装云淡风轻,可还是能看得出她最近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我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很想安慰她,我想了解她的状况,想给她鼓励或支持。
因为有过同样生病上手术台经历的我,其实很能感同身受,但是当我想安慰她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竟然开启了多个“聊天模式”……
A模式告诉我:你应该先要和她的“爬虫脑”对话,要有同理心、要共情,她才会敞开心扉,所以要有“屈从”状态。
B模式告诉我:教练技术中的“如何聆听”“如何提问”可以运用一下。
C模式告诉我:鼓励她时,先说观点,再举例,最后再发结论。
……
短短十几秒,脑海中突然出现了好几个沟通技巧,然而,现实的我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我“卡壳”了……我竟然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以前的我不就是想说就说了,想问就问了吗?也没有出现过“本能”安慰人时要思考这么长时间的呀?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学了好些沟通技巧,到底有没有帮助我更擅长沟通了?我思考了一下。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是从“无意识无行为”到“有意识无行为”再到“有意识有行为”的过渡阶段。
这也是学习的过程,在接收新知的时候,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吧。
第二个原因:技巧学的太多,追求结果的“快感”,忘了深入探索这些技巧的场景化应用。
针对这个现象,我给了自己两点建议:
1.关注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
现在满朋友圈都是各种“速成班”,三分钟学演讲,三天学写作,七天学拆书,两周学目标效能管理等等。很多人都会好奇去了解甚至尝试,因为你可能会想,也就一周时间,万一学会了呢?万一成功了呢?
试想,如果换成了“一年学习制定年目标”,那肯定就没多少人看了,尽管这样的课程更合理一些。
事实上,进步的快感对于努力来说,还是来得太晚了。所以,如果能在过程中找寻快感,减少寻求结果的刺激,是最能够坚持努力的方法。
而享受过程的核心,就是关注你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一件事情本身所能获得的成就感。比如,我希望学习沟通技巧是解决问题,那就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减少对其它外部因素的关注度。
2.放慢脚步,不过分在意“效率”。
如果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我就会“很赶”,而事实证明,赶出来的东西常常不够成熟。
如果只是为了“赶东西”,由着自己固有的做事风格做事情,而没有深入思考研究过,那这个时间反而花得并不值得。
如果只是关注效率,很容易做到一件事情的前80%,但是,后20%所需要的努力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见效慢、投入产出比还不一定高,绝不是仅关注效率的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脚步放慢一点,不过分追求“有没有学”“学了多少”,而是要关注“哪些更适用”“如何变成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