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有的犯罪,都是在赎罪。

所有的犯罪,都是在赎罪。

作者: 鲸鱼花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5:23 被阅读0次

《犯罪心理》 S1N20:“罪犯10岁时亲手溺死有婚外情的母亲,长大后经历各种职业遂成长为变色龙,诱拐折磨女性最终将其溺死。儿子对母亲的失望延展到对整个女性群体的仇视和报复,在和最后一个人质对话时仍幻想其是自己母亲;对旧时阴影难以脱身,恋旧特质的黑化;对人质的折磨和毁灭,对某种模式的沉迷。”

所有的伪装特质,其实在亲近的人面前根本无从隐藏。这个案件让人震惊是因为孩子初犯案时只有10岁,他在车祸中亲手溺死自己的母亲,父亲知情却包庇,最终造成儿子在成年后虐杀至少6名女性。父亲对妻子的婚外情知情却懦弱的回避,儿子自发自觉的执行正义,直接代替父亲,亲手扼杀母亲,从此手上的鲜血就再也无法甩开。

10岁的孩子能有多少恶?真的很难说。在看了多起“熊孩子”事件后,感觉这个社会的纯良本性慢慢在颠覆,今天朋友还在说,如今留学的孩子好像都有点“势力”,在初成年的年龄里,面对现实,过于现实,不知是好还是坏。

幸福的本真里偶尔也需要一些虚拟的幻象,春风秋雨,夏阳冬雪,无一不是对幸福感知的能力。自然之景非金钱可购买,享受美好食物的好心情也无可替代。

古人的好意境有时候在于长长的等待中的精彩一瞬,如等待整晚后的昙花一现,却是可以成为长久回味的幸福锚点。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相关文章

  • 所有的犯罪,都是在赎罪。

    《犯罪心理》 S1N20:“罪犯10岁时亲手溺死有婚外情的母亲,长大后经历各种职业遂成长为变色龙,诱拐折磨女性最终...

  • 犯罪——赎罪

    一天,老师推荐了我们一本书——《追风筝的人》。 这里,作者以温暖细腻的手法巧妙的勾勒出人性的本质,里面...

  • 灵修分享 利未记第4章

    利未记第四章讲了赎罪祭,赎罪祭按被赎罪的对象分为四种:祭司、全会众、官长、平民;无论谁犯罪,使民众和犯罪者本人陷在...

  • 犯罪和赎罪

    《追风筝的人》书评 一个风筝一个线,一场比赛分两断。 读完书后,令人印象深...

  • 赎罪与犯罪

    剖开残缺的心 洒上柠檬汁 加几块冰 看她笑容满面 再看她走远 消失在光明里 黑暗是爱的牢狱 她未曾获得永生 却在渴望重生

  • 所有的暴力都是犯罪

    昨天现代快报一篇文章是关于家暴不判离婚。 成都的黄女士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向法院申请离婚,法院判决不离婚,理由是要...

  • 利未记 4章—献祭分完全与不完全的

    4:3-12 祭司的赎罪祭。祭司作为百姓的官长(21:4),在神面前代表百姓。因此,祭司犯罪,就会影响到所有的百姓...

  • 自由就像空气和水,只有失去后才感觉到珍贵

    欢迎大家来到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看守所也乐意为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也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活...

  • 爱与被爱

    一个男孩 一个女孩 一个犯罪 一个罪犯 时间 长大了 都在赎罪

  • 《误杀》:以“犯罪”的方式赎罪

    从国产电影固有的故事套路来说,《误杀》作为包含民众与官方冲突情节的电影,肖央饰演的父亲李维杰自首的结局似乎对中国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有的犯罪,都是在赎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y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