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槽必须吐,不吐不快!
就是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不是史上最大乌龙,这个顶多是因一出失误导致的尴尬场面。
奖状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无可非议。
如果你看到获奖名单上有《白头盔》三个字,又恰好看过这部作品,想必你跟祥子一样,对奥斯卡失望透了!
海报这白头盔是真白真干净!
因为,这部最佳(假)纪录短片,背后的政治意图更让人生厌。
邓爷爷曾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在影视题材中,最符合纪录片题材。
那何为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百度百科。
两个字,真实。
而《白头盔》,是一部“戏里戏外”政治色彩非常浓重的宣传片。
是的,这是一部戏。
先看戏里。
《白头盔》讲述的是在内战频繁的叙利亚,一群由平民建立的救援组织,时刻关注国内战事,在遭受空袭重创之际四处奔袭,从废墟中救出受害者。
战争的纪录片,在观众的第一印象中,首先想到的是战火纷飞的场景,救援组织成员没日没夜的冲在第一战线疲惫的身影。
但在看完纪录片之后,你会感觉这是一部闲庭信步的电影。
在不足40分钟的影片中,废墟、轰炸内容不足四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救援成员正襟危坐、毫无表情的陈述,和组织队员的训练、日常交流。
看这位救援人员的陈述,是不是有些怪异?
面无表情、语气平稳,明显是背台词的痕迹。
在说道“对轰炸中丧生的孩子我很痛心”时,嘴角竟然有些一丝上扬!
再仔细琢磨一下他们说话的内容:
我不知道需不需要说,你们是真英雄
只要参与救援,我就尽最大努力,救出废墟下的每个人,无论他们年老年轻,我把他们当成家人

重点是表情
像这样自夸的言语数不胜数,生怕不说别人不知道。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真正的纪录片不是靠几张嘴巴说出来的。
至于45°仰望天空柔光拍摄、整齐划一干干净净的穿着我就不说什么了。
作为战争纪录片,你们的生活环境可真好。
这都是表象,内核表达的是对“俄罗斯的介入让叙利亚民不聊生”的痛批。

这就是戏外的事情了——政治立场:国际组织对待叙利亚内战的态度(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冲突)。
简单来说,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国家支持反对派;刚开始和中国坚决反对外国干预叙利亚内政的俄罗斯,后来加入了政府军的阵容。
这样是不是就非常明了了?
政治立场不是我们一般吃瓜群众看得清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政府军和反叛军的行为,均犯下了包括谋杀、法外处决、酷刑等侵权行为在内的战争罪行。
纪录片点名指姓的暗讽俄罗斯,企图借用奥斯卡的名义,对俄罗斯进行道德绑架。
那“白头盔”这个组织的可信度多大呢?
或许还应该考虑这位在中东多年的加拿大资深记者对西方媒体的质疑(注意发言背景,联合国):
总结来说,“白头盔”是西方国家宣扬政治正确的手段。
如果怀疑这只是一家之言,那再回到纪录片中那几个讲述者。
是不是有一种白天杀人,晚上救人的即视感?
其中一人(不知多少人)的身份,是叙利亚反对派!
当局者为了宣传“白头盔”做出的伟大牺牲,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只是有些新闻图片比较诡异:
女孩命真大,你们真的好巧!
而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导演竟然摆拍!

奥斯卡的评委们肯定看过这段视频,因为早在去年11月,央视就报道过此事。
将最佳纪录短片颁给《白头盔》,只能说你们的演技可真好!
跟颁奖乌龙一样,奥斯卡可以拿一个最佳改编剧本了。
光天化日将谎言开到国际去,可真是导了好一出“政治正确”的笑话!
而对于纪录片中反复强调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受害民众,祥子想说,
这样的人性不要也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