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因为个人成长问题常常困惑,这本书能够给你提供解决的思路,本书可以称作是一本人生指南。
全书围绕着“心智”,从各个方面展开,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自己的“心智”,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何为“心智”?
“心智”指的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就是他心智的体现。
认清现实——心智的力量
1.比起戒骄,我们更需要戒躁
书中指出我们在前行的路上需要首先认清现实。不管在哪个领域,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长辈们的建议总是“戒骄戒躁”。虽然把“戒骄”放在前面,但“戒骄”其实是有了一定成绩之后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戒躁”,才有机会“戒骄”。
2.不要让你的梦想毁了你
有很多人心怀着“无论如何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最终沦为平庸之辈。尽管天赋确实很重要,但人的能力主要是靠积累得来的。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和自己当前所从事的职业相背,必然会影响他对当下工作的积累。天长地久,这个人变会在该行业落后他人。此时他还不会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他还会把“这反正不是我的梦想”当借口。其实哪怕他最终从事了自己的梦想职业,他也会发现自己依然需要从零开始,慢慢去积累,而那些最初没有什么天赋的人,因为一直在该行业做积累,已经远远把他甩在后面了。
3.你对现在工作没兴趣,还是因为你做不好它
我们很多时候说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其实是在逃避自己,没办法完成好好自己的工作。往往不是有了兴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根据这种问题作者的解决方案: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自我管理
1.如何面对“长期计划”?
这个问题常常困惑着刚入职场的新人,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应该朝着那个方向走,感到很迷茫。书中给出建议“长期计划是从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不要为未来感到困惑,因为你并不孤独,勇敢往前走就行了。”
2.我们常常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合理的评估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不要被“这个世界没有做不成功的事”给洗脑,认清自己比盲目挑战自我更需要勇气。认清目标很重要,比如你再努力也发明不出永动机。
3.不要让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习惯就是习惯,喜欢做简单的工作,但事实上一件任务中80%的工作都是困难和枯燥的,而最大价值的工作就在这80%里面。这就像很多学生很努力的学习,但成绩却一直平平。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学生会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笔记整理和知识点的记忆上面,却把很少时间投入到习题的演练上。原因很简单,前者相对后者更容易。学会“要事第一”,不要听从大脑的“简单第一”。
4.行动比计划更重要
我们失败的原因常常不是因为计划不够完美,而是没有行动。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开始行动是最好时间时,记住“现在就是行动”。
学习
1.不要让“书到用事方恨少”成为你不学习的借口
我们常常把“书到用时方恨少”挂在嘴巴,说自己当初就该多学学,然后逃避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时,这才是学习的开始。我们需要在该方面去补充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2.阅读是最佳的学习法
学习的方法可以分为体验、试错、观察、阅读。首先体验便是通过五官来感受学习,比如通过品尝知道糖是甜的,开水是烫手的等。试错学习需要勇气,从错误中去学习。比这个更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观察,通过他人的“亡羊”来完成自己的“补牢”。但前面的三者都存在着局限。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到他人体验、试错、观察的收获,这个学习跨越了时间、空间、国度、种族。
结束语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学会时间做朋友,去积累自己的“心智”。这本书无论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手都能带来价值,推荐你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