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是胆雄赳赳,胆气豪壮的人,敢作敢为,容易成事。比如,早些年为人熟知的杨子荣、李玉和。
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多半是胆子大的。
胆子大,敢下海,不怕呛水,不怕被淹着,乱扑腾也抓个鱼虾在手。商品经济大潮初兴,到处都是机会,许多人并没有多费力,就掘得来第一桶金,从此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今天回头再看那些年,谁都明白那是机遇期,各行各业都是机会,容易发财。
怎么明白的?有了后世的比较。
可惜,机会的窗口期已经过了。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咋个会这样呢?
个人命运上,难免有一些必然与偶然;时运上,难免阴差阳错的一些因缘际会。
此外,相似环境、同等条件因素下,就是胆量的问题了。
胆量为何相差?
除了先天性格因素,就是眼光、见识的问题。
某个搞收藏而巨富的人说,如果世人能够看到十年后、十五年后的事情,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富翁。
这就是眼光,就是见识。
想想看,如果十年前、二十年前你投资买房置地,你进入某个商业领域,哪怕就简单地买些白酒窖藏好,今天会是怎样一个收益?
如果你明白二十年后干啥会暴富,干啥又会破产,你能不顺风顺水吗?
所以,见识,应该是可以帮助胆量提升的。
曹操清清楚楚看到了何进招引董卓入京的不智,知道汉王朝岌岌可危,于是弃官潜逃回乡,拉起队伍。从此,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的征程。这就是见识助长了胆量。
然而,见识毕竟不是胆量,胆量也不是见识。胆量与见识,总是不同步的,总是难两全的。
有点见识,不见得就有胆量。“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算是有点见识。然而,“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缺了那份胆,就难以知行合一,难以智勇皆备,难以成为真正的行动派。
刘邦与萧何算是小老乡、老相识。刘邦当村干部,萧何则在县衙玩得风车斗转,两人在县太爷的酒席上是常常照面的,甚至连朋友圈都多所交叉重复。
变乱初起,刘邦与萧何、曹参都在沛县。刘邦挺身而出成了沛公,萧何、曹参却是瞻前顾后,把火色看了又看。“萧、曹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沛公”。讲行政的专业才智,萧何、曹参恐怕在刘邦之上。就凭萧规曹随那份见识,应该少有人及得。俩人与刘邦相差的,就一个胆量,或者说胆气。
荆轲、高渐离刺秦不遂,身死。十二岁就敢杀人的秦舞阳,谁都以为是荆轲同类人,偏偏他会一见秦王就打哆嗦。胆气之差,不比较就看不明白。
有点胆量,缺乏见识的,当然更多。比如与虎谋皮的何进何国舅,敢把董卓招引来,身陷险境而不自知,也算是个“莽胆大”。
本来智勇皆备的人,也有胆量与见识不同步的。
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讲识断,专门讲到了诸葛亮的一段往事。
魏国派夏侯懋镇守长安时,诸葛亮发兵征魏。
魏延献计:自领精兵五千,从褒中绕秦岭东进,再从子午谷北行,不用十天,就可打到长安城下。此举,必吓得懦弱无能的夏侯懋弃城而逃,轻取长安。魏国就算从东部派军来救,至少又是二十天之后了。诸葛亮同时从斜谷出兵,一举可把魏国咸阳以西之地收入囊中。
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危险,没有采纳。
明朝的韩范(字思兼)很精准地评述道,诸葛亮深知,凭魏延的才干与性格,不会居人之下,因此顾虑太深,防犯太多,戒备太严,不敢放手使用。不肯采纳魏延所提子午谷的计策,就是由于孔明的胆气被识虑所蒙蔽。
魏延之计是否一定成功?不得而知。
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终无所成,相形之下,魏延之计,显然就是更为可行的选择。
同魏延之计可为映衬的,是魏灭蜀的进军路线。
魏国大将钟会、邓艾率兵平蜀,被姜维挡在剑门关下,动弹不得。邓艾领兵从无路可走的阴平小道,绕过了剑门关,杀向成都,蜀国灭。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一般认为,阴平小道之险峻难行,远过于子午谷。邓艾能成功,魏延呢?
“诸葛一生唯谨慎”。对君国、对社会太过沉重的责任感,或许让诸葛亮在用人、决策上,都尽力在防范风险,不敢潇洒走一回。除非,像空城计那样逼到了绝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