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历史偏偏开了玩笑,秀才的破坏力极强,远比想像的可怕,有的甚至颠覆了江山。
最有名的当属汉末张角的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这俩人都算读过书的秀才,遇到朝庭腐败,求仕又不受待见,于是干脆揭杆而起,席卷全国,动荡了整个朝庭局面。黄巾起义是国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农民起义,相比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张角还是读书多,陈胜留下了“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为后世的读书人树立了不平的标杆,激昂奋进是多少人的人生追求。而到了张角,毕竟是秀才出身,谋定而后动,以“太平道”之势风卷全国,岌岌可危的朝庭无奈召集地方武装镇压农义起义,一些更有才学的崭露头角,后来成了割剧一方的霸主,留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如果没有张角的起义,可能没有后来的三国。
到了黄巢,更是出类拔萃,本是秀才,留下千古流传的题菊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可惜起义军未乘胜清剿残余势力,致使最终失败壮烈牲牺。用毛泽东主席形容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来对照黄巢结局也不为过。那时对英雄无比祟拜,写了“大才子曹雪芹还不如秀才张角、黄巢”,后来觉得话题太敏感,得罪许多爱好红楼的人,秀才造反也得看时机,天下太平的时候,闹得再凶也很少有人响应,像影视剧、金庸小说等描述的红花会,只能小打小闹,满清再也不如汉治好,根本动荡不了清政府根基,最后还是读过书的伟人孙中山结束了千年的封建帝制。
最让人敬佩的当属伟人毛泽东主席了,广读史书,熟知历史掌故,赶走了当政派蒋介石,进京前称“不做李自成”,之后果然国泰民安,实现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大复兴,留下的诗作更是脍炙人口。我誉其为“千古秀才主席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