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劳国事的顺治冷落了皇后,这让皇后极为不满。皇后屡次向顺治施压,试图将这个贵为一国之君的男人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在被顺治数次斥责后,颜面尽失的皇后把一肚子火撒在了鳌拜身上。看似粗莽,实则乖巧的鳌拜这时展露了自己机灵的一面。鳌拜提醒皇后,可用“依仪谏君”的法子约束皇帝。至于什么是“依仪谏君”,大可向孝庄太后询问。
尼堪率五万兵丁征伐桂林,被吴三桂瞧出了其中的蹊跷。先是孔有德在桂林遇难,接着朝廷又命尼堪伐桂林。此二人连同自己皆受过多尔衮的大恩,如今已被把持朝政的鳌拜视为多尔衮一系,欲借李长生、王德旺之手除之而后快。吴三桂心知肚明,尼堪此去,怕是有去无回。

尼堪在双峰寺遇伏,死于王德旺剑下。清廷接连折损两员“亲王”级重臣,让永历朝在短期内迅速拢聚了大批的反清力量。
李长生被朱由榔敕封为“晋王”,这让孙敏宗大为不满。此时的朱由榔在孙敏宗的眼里其个人价值变得空前高涨。孙敏宗与周雄商议,打算将朱由榔接到云南,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效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古例。周雄的思虑更为周全,接来朱由榔之后,不能将其放在昆明,以防“天无二日”,久则生变。将朱由榔放在曲靖,安排重兵把守,严防朱由榔与李长生、王德旺等人互通声气。
孔有德、尼堪战死沙场,清廷震动。鳌拜以朝中几无良将,且粮饷吃紧为由,向顺治建议,与朱由榔划地而治,如此还可保中原大半江山仍在满人手里。
吴三桂有感前途渺茫,自己被汉人唾骂,满人又并不完全信任自己。如今朝廷欲与朱由榔划地而治,自己又要移驻宁远。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吴三桂有了“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哀叹。
沐仙坡洞悉孙敏宗把朱由榔安排在曲靖驻跸的用意。沐仙坡对卢黑惹指出,孙敏宗就是曹操,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沐仙坡早已做好安排,从各寨挑选善战之人组成一支小型军队,进驻曲靖,暗中保护朱由榔。
孙敏宗有感于李长生的声名日盛,已盖过了自己,他日必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劲敌。为了消除隐患,孙敏宗决定拉拢李长生,为己所用。

周雄依计而行。他与王坤、马吉翔二人计议妥当,用矫诏的方式给李长生连下数道圣旨,命其回朝议政。
正打算誓师北伐的李长生又接到催自己回朝的圣旨。他带着王德旺回返,朝着朱由榔的行宫而去。
周雄在路上设伏。为了手下将士们不做无谓的牺牲,李长生和王德旺甘愿束手就擒。
孙敏宗游说李、王二人拥戴自己为帝,遭到二人的严词拒绝。沐仙坡与玉娘乔装打扮,前来行刺孙敏宗。在卢黑惹带兵围攻下,李长生、王德旺里应外合,赶走了孙敏宗。

顺治勉强认可了与朱由榔划地而治的决议。这时,身在山东的洪承畴上疏,极力谏阻划地而治。洪承畴请缨,由自己经略五省军务,并且兼理粮饷。誓要在三年之内,重振大清的声威。
(待续)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