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曾经是弗洛伊德主导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后来因学术观点不同,而退出。
阿德勒心理学,是阿德勒于1902年创立的一种独立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有所不同,强调目的论、整体论和人际关系的互动。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动机和目的,即使他们可能并不察觉。这种自我决定性,意味着人们并非完全被环境和经历所决定,而是有能力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塑造生活。
阿德勒强调,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动机,同时也需要接受自己的平凡。这种观点被称为“甘于平凡的勇气”。
阿德勒的“五大前提”包括:
1. 自我决定性:认为命运由自己主宰;
2. 目的论:行为和感情具有其目的而非原因;
3. 整体论:意识和无意识不可分;
4. 人际关系论:行为和感情需要对方存在;
5. 认知论:人只凭主观看待事物。
阿德勒反对原因论,认为人们不应被经历所支配,而是应通过赋予经历意义来应对生活。例如,创伤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反应。
阿德勒心理学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坚信人与人,本就不可能互相理解,因此特别强调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性。抱着“互不理解”的想法交往,比以“互相理解”为前提的交往,来得更为稳妥。
此外,阿德勒认为羞辱和惩罚并不能改善行为,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他主张通过理解和尊重来引导个体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