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属东方,五行归木,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按照中医理论“四季各有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肝脏受伤有3个表现:
1. 视力下降
从中医角度看,清肝明目,肝和眼睛的联系很密切。肝脏健康了,视力也会变好;反之,一旦肝脏发生异常,眼睛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干眼涩的情况。
2. 脸色不太好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系统,主要负责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当肝脏出现异常时,代谢功能受阻,血液堆积大量毒素和垃圾,难以及时排出体外,血液浓度变稠,在面部上表现出发黑发黄的症状。
3. 食欲下降
由于肝脏器官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力军,所以,但肝脏出现异常,食欲便会下降,甚至还有人出现肚子越来越胀、恶心、呕吐的现象。
4大科学方,清肝养护肝损伤
1. 蜂蜜水辅助排肝毒
(1)蜂蜜味甘,性平,是滋补排毒的佳品。
(2)蜂蜜可以冲泡,肝病患者饮用,能增进肝糖元物质的贮存。
(3)提高人体抗感染能力。蜂蜜还有润肠通便作用,对于轻度的肝硬化患者来说,也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4)只是一些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饮用。
2. 中医方清肝,修复肝细胞
(1)方名:七 皇 草 清 苷,起源于《金匮要略》
(2)材料:栀子、葛根、枳椇子、枸杞、佛手、决明子等可食用的中药材。
(3)做法:采用百年工艺,经浸、煎、榨、化、滤、熬、收等几大流程,三熬九制,加蜂蜜收膏。
(4)针对症状:肝脏损伤、肝火旺、脂肪肝、酒精肝,及毒素积累引起的皮肤爆痘、长斑,食欲不佳,精神不济
(5)原理:遵循辨证论治法度,研制过程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针对肝脏病理产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之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阴阳平衡。
(6)使用方法:2次/天,15g/次,温开水冲泡饮用即可。一般吸收程度较好人群坚持1~2周期就有明显好转,坚持饮用更佳。
3. 养肝动作,纾解肝郁
(1)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2)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足趾轻微点地;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3)站定放松,呼吸调顺后,两手缓缓上提(掌心向上),经腰上肩,过头顶后,两手重叠,右手掌覆在左手掌上,掌心向里,轻压在头后,头慢慢转向右侧,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右侧转。转运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
(4)嘘后调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在叩击过程中,口中生津,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长。
4. 312“经络养生锻炼法”
(1)“3”指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位的按摩,能对全身的主要经脉起到活跃与激发的作用,达到全身气血畅通、治病与防病的目的。
(2)“1”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即一种气功锻炼,能激发人体腹部九条经脉及其五脏六腑的经络与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激活经络、畅通气血、强健脏腑的锻炼目的。
(3)“2”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育运动,通过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带动全身经络活跃起来,从而实现全身的全面经络锻炼。
肝脏不好饮食调理小技巧
肝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病病人应充分注意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每日必须摄入以下四类食物以保护肝脏。
1、鱼、肉、豆制品等食物,这类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人体血液、肌肉组织的生长。
2、米饭、谷类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这类食物可以补充人体热量,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
3、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以营养丰富而见长。
4、蔬菜、瓜果、芋类、菌菇类、海带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人体的营养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