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21296/208299ecc9c10dd5.png)
2018,就这么哧溜一声,过去了。回过头看看,竟然想不起自己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时间是把杀猪刀,猪没杀了,溅出的“血”,却把记忆模糊了。
幸好,幸好,翻看一下照片、微信、QQ和简书。“奥,原来自己还做过这些事情,说过这些话!”
站在2018年的尾巴上,捋一捋这些过往,有时扑哧一笑,有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有时叹一口气,有时沉思无语。啃着手指头,只能对2018,说声——拜拜!
数字说——我的2018
1
响应国家号召,又添一孩。子,渐渐长大;家,平添了乐趣。
2
两孩的世界。一孩的家庭,你不懂。想懂?好吧,再生一孩。
3
三口之家,重心自然是孩子。于是,家长焦虑随之而来,如水纹,扩散许远。
4
四口之家,寻找动态的平衡点。挺容易?要不——你试一试。
说完了家庭,再说说工作。
现场
5
这一年,上了5节比较正式的语文研讨课。一节群文,一节创想写作,一节阅读策略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节童诗读写课《会写字的?》,还有《聊聊神话里的神》。
这些课,有看起来挺成功的,也有看起来挺失败的。无论怎样,需要在乎吗?
不需要,也需要!不需要的是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要过分计较有无证书,不要过分计较证书有用与否,需要的是反思课堂,发现问题,突破自我。
说到突破自我,不得不多提一句。当一个老师固化风格后,想突破自我,走出瓶颈期,着实难。不过,我能想到的一招是——
多尝试,多探索,不怕做无用功(无用即大用),不怕丢脸面(脸皮厚一点),不怕鄙夷之眼神和恶毒之话语。
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因为一时之利,难以权衡就左顾右盼,不要因为看不明白,想不清楚而停下探索的脚步。敢于打破自己的“人设”,善于锻造自己的多能,并将此视为乐趣。不妨“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任何时候,告诉自己——
每一次精心的准备,都将为未来增加几分从容;每一次或成或败的尝试,都将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每一次没有怨言的勤奋,都将为未来铺垫坚实道路。
联动讲坛
6
全国班级联动,6个字,一个组织。这是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和教育情怀的民间组织,他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吸引着频率相近的老师们。亲者自亲,远者自远。
这一年,我担任话题组组长,每次和话题主持人一起研讨,自己长进不少。参与联动讲坛一次,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班本课程,探讨中,进一步梳理了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思路,日趋完善。
遇到全国班级联动,自己的幸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1296/260a081549792411.jpg)
7
这一年,去往7处培训地学习,分别是滨城、博兴、青岛、曲阜、泰安、常州、上海。每一处的培训项目,我都在努力汲取最有养分的那一部分。
在滨州,有幸担任市地方课程德育课例的评委,对地方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对比选手,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在博兴,高效课堂《猫》的巧妙设计,又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原来,课堂的准确且完整的逻辑,构成的骨架,才是成就学生精彩的关键。
在青岛,异地上课,继续磨砺自己。在曲阜,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我心,从一堂课到一门课程,原来如此。在常州,“上善课程”的内核如何嫁接于班级和语文教学,实在是一项挑战。在上海,从生理和教育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人”的本质,家校合育,首要的是育自己!
讲座公告
12
邹平市开发区第三小学公益家庭教育讲座,全年共进行了12期。其中2次户外讲座,产生了不错的影响。回看看看,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每一步,都是带着脚镣行走,走得不稳,前进的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以后,会不会继续?
我的回答是——
甩掉脚镣,不断探索,尝试奔跑。
清醒思考
24
一个月,约摸读两本书,一年24本。这个量,少了,实在太少了。质呢,只能凑合。究其原因,还是那句——没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看,未必对。我挤了,水确实没了,可海绵也不吸水了。
要我打比方,我就说,时间就像一块硬盘,就那么大,要想储存的多,运转的快,要么清理不必要的东西,要么不安装不必要的软件,要么有秩序的存储文件,要么把最重要的东西完全自动化,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故,2019,我要卸载一些“软件”,清理“内存”,整理文件,把重要的信息自动化,为2019留出空间,留出追求的天和地。
39
39
班级人数,39人。这个班,带了三年,再有半年,他们就会进入另一番天地。在这之前,我能做点什么,为他们的将来,为他们的梦想。
可,总有孩子不会领这个情。不怪他们,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背景,决定了见识、视野和三观。但,这绝不是我们不去尝试改变他们的理由。哪怕一点点,哪怕只有一时。
上周三,紧急开了一个“家长会”。会上,我说,教育孩子是要有耐心,可是,耐心不是等待,耐心不是“静待花开”,等待,“花”开不了,因为你不管理,你不施肥,花,只会死,不会开。
同理,孩子也是如此,你不管,等着孩子自己长,会长成何种样子?耐心是什么,是一天又一天的苦口婆心,是一天又一天的亲历而为,倾心而做,是一天又一天的陪伴与倾听……
无此,“花”败!
51
51篇简书,从2018年1月1日至本文写作时间止。数量有了,质量一般,完全是即兴之作,当然也不够“发表”的格。
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多少诱惑,也难买一个“愿意”!
384
全年,我上了384节家常课。别小瞧这些家常课,他们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无需灯光,无需鲜花,无需掌声,我们只需在教室里默默耕耘。日子虽有重复,却有价值。价值在于,学生就是在家常课中长大的,掌握知识,懂得事理。
教师也会在家常课中成长起来,前提在于,一是你要明白,每一节家常课要做什么;二是你要知道这节有何不足,下节如何弥补;三要耐得住寂寞,“出名要趁早”不如厚积薄发。在家常课中,不断地自觉磨砺自己,日子久了,师生的素养提升,水到渠成。
103325
103325个字,好大的数字!10万+!这是51篇简书的字数,空有字数,灵魂一点也不有趣。这些啰里啰嗦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算是生活的一种记录和见证,还有一些写给愿意成长的同事们看的,也许会带给你一些思考呢。
也许,不仅仅是“也许”。
2019,收起杀猪刀。
好好善待猪,“猪”事顺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1296/0ff9ec8733f8df8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