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倒计时229天
<幼稚>
芊芊由这周换位置开始聊起同学之间相处的趣事,提及A同学脾气很好的,但是不想再跟B同学做同桌了,原因是有一回A对B说某个章节在家没来得及学,B说她也没学。后来A发现B同学这个章节在家做的笔记有一大堆,质问B同学为什么撒谎,从此两人不说话。
我问芊芊:你怎么看?
芊芊反问我:你呢?
我说:我不评价B,我只说A,我觉得她比较幼稚,有一句话叫做“看破而不说破”说破了,多尴尬,逞一时之快,于事无补。
芊芊说:我谁都不评价,只是,我既不会像A这么做,也不会像B这么做。我会比较坦诚地对待同学间的竞争,不能只跟自己周围的人比,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跟其他学校的同学比才有意义,毕竟我们高考的对手是全江苏省的学生,而不是我们班里的几个同学。如果遇到B这样的情况,我也不会生气,这种情况很多,也很正常,没必要生气。但是,你说A幼稚我不赞成,我们毕竟还是学生,怎么可能跟成人世界似的为人处世那么圆滑那么成熟?小孩子嘛,有些任性,有些脾气,是正常的。
我抱拳致意:佩服佩服!小女所言甚是,为娘惭愧!
讲真,我像她这般年龄的时候,幼稚得不是一点点。
我上学那会,也有同学是B 同学这款的,在家偷偷用功,在校假装啥也没学。我不仅会拆穿他,还在周围形成一串鄙视链,专候着他哪回考砸了奚落一番。更为幼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言行一致,连书包都不背回家,第二天到校可劲地跟同学们讲述前一晚的电视连续剧剧情。
仔细想来,我这般可笑的行径还不止于青葱岁月。芊芊刚上初一那会,明显节奏跟小学时候不一样,即便是晚自习回家后,也会花一些时间看书学习。有家长在学校门口等候时互相询问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知己知彼本也正常,偏偏有个别家长反复强调反复强调自己孩子在家完全不学习,每个周末都出游。让我不由得生出偏见的解读方式:言下之意就是他家孩子特别特别聪明,天赋异禀,完全不需要努力。我属于在角落默默守候的那一类,实在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敢多言造次。有一次,他正好逮着我:“你家芊芊回家用功哇?”我不假思索地答:“芊芊脑子不行,天天学到后半夜,不然跟不上。”那个家长从此以后见到我都会把脸别开。
真是奇怪,教育芊芊的时候,我不自觉地会走上神坛。回头瞧自己,却是小丑般的行径。倒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是用了脑子就知道该怎么做,而做的时候往往不带脑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