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八十六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袌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17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楚简《老子》乙本第三组
善建者不[上臼下木],善保者不兑。子孙以其,祭祀不屯。攸(修)之身,其德乃贞(真)。攸(修)之家,其德又余。攸(修)之乡,其德乃长。攸(修)之邦,其德乃奉(丰)。攸(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可(何)以智(知)天〈下之然?以此。〉
【字】
拔:《说文》擢也。《苍颉篇》引也。
修:《说文》饰也。
余:本义饱足。
【校】
拔:帛书乙本残,甲本作“拔”,楚简作“上臼下木”。
善袌者不脱:帛书甲乙均残,王弼、河上公本皆作“善抱者不脱”。楚简作“善保者不兑”。
子孙:帛书甲乙本后皆有“以”。楚简后为“以其”。
不辍:帛书甲本残,乙本作“不绝”。楚简作“不兑”。
修之身:王弼、河上公本中有“于”字。
乃余:帛书作“有余”。
溥:帛书甲本残,乙本作“愽”。楚简残。
【注】
以道修之,乃为德。
【译】
擅长建立的人不会拔除,擅长抱持的人不会脱离,子孙遵循此道,祭祀就不会断绝。以“道”来修身,德才是真的。以“道”来治家,德才能充实。以“道”来治乡,德才能长久。以“道”来治国,德才能高大。以“道”来治天下,德才能广大。以修身的道理观身,以修家道理观家,以修乡道理观乡,以修邦道理观邦,以修天下道理观天下。我如何知道天下的呢?是因为以道观之。
【解】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王弼说“彼皆然也”,河上公说“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这是两种观法,王弼以大家都一样,推己及人的方法。河上公以修观不修,对比而看的方法。
王淮:以一人之言行,观此人之德;以一家之风,观家长之德;……以风俗民情,观天下主之德。
《管子》: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以家为家……以天下为天下。
【辨】
道儒两家的“家国天下”有何异同?
以“道”实行于身、家、乡、国、天下;以达到德的真、余、长、丰、博。不同于《大学》中“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天下平。”的依次关系。
儒家大概如此:一个人如果治家不行,那治国也不咋滴,如果治国不行,更别说治天下了。所谓的以德治天下,说到底是人的问题。看一个人能不能齐家,就知道他能不能治国平天下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一体,小的不行,大的就更玩不转了。
道家大概如此:一个人以道辅万物之自然,辅佐身体顺应自然,德就真了。辅佐家、国,辅佐天下,使各自然。彼此之间并没有连带关系,家能不能治好,并不影响治国。因为后文,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指代性很强。家有家道,国有国道。可以深谙次道而不通彼道。
道儒所言之“德”与“家国天下”的关系,一个是治理好了国家“其德乃丰”。一个是修身没有修出大德就不要治理国家。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