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发现自己的文章很烂
这两天,余华向莫言公众号投稿的事情在网上闹得很火。为此,我专门去关注了莫言的公众号,特地看了余华写的那篇文章——《山谷微风》。看完再想想自己写的,深觉自己的文章是垃圾。
同样都是写散文,人家为啥就能写的那么好,亏我以往还总自诩文字功底不错,此时此刻,简直要羞死。
看看人家余华写的风,文字简练,却内容丰富,既有对风拟人化的描写,也有旁征博引的金句,还有少年时的回忆,以及最后落脚的哲理性的表达,再看看自己写的,那哪是散文,明明就是毫无油盐的流水账。
这番刺激之下,萌生了一个念头,要重新开始学着写散文。就像远动员那般,从最基础的步伐、动作、体能开始,一点一点的练,练成肌肉记忆。
可散文到底该怎么写?
当这个问题突然冒出来,我能想到的就是读书年代老师反复强调的那句“形散神不散”,以及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背影》。于是乎,赶紧去查,去补。
02这才是散文该有样子
真正的散文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得从最基础的知识说起。
第一,散文分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散文类型有三种: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1)记叙散文又成为“叙事写人散文”,主要分叙事和写人两种,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写人散文。
(2)抒情散文又叫“写景状物散文”,分为写景散文和状物散文。
前者重在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者重在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言志,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3)议论散文又叫议论说理散文,顾名思义,重在说理或者发表议论,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情、景、理于一体,有些像杂文,比如林清玄《生命的化妆》,鲁迅的《拿来主义》。
第二,散文的常见写作结构
散文常见的写作结构有四种:
第一,按照时间顺序,纵向推进,或按照作者情感变化,纵向深入。
第二,按照空间顺序,根据空间和场景的变化,横向来写;
第三,按照逻辑顺序,比如按照事件之间的因果、分类、对比等不同关系进行排布;
第四,描述性顺序,或者说网状顺序,通过纵横交错的方式,对事物的外观、特征等进行描式结构等。绘和描述,便于读者了解。
当然,根据不同的内容,有人也将其总结为:总分总结构、递进式结构、串珠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
第三,散文的写作技巧
散文常见的写作技巧有:铺垫、渲染、衬托、暗示、象征、悬念、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和想象等。
散文常用的段落结构有:开门见山、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卒章显志、埋下伏笔,等。
散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
03查找自己的差距
上面对散文知识的梳理,其实在不同的网站上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内容,那我为什么还要整理一遍?
因为整理出来的都是对我最有用的知识,也是以往被我忽略的知识。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着最近写的文章,发现没有一篇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没有用心、用脑,更没有真正用写散文写作方式来要求自己,以至于废话连篇,形散神也散,根本就不算散文。
就拿最近阅读率较高的那篇《雨中漫步拙政园》来说,既然是逛园子,而且是中国的园林之首,理应把园林的景观做一个细致的描写。
即便现有文笔无法穷尽整个园子的全貌,但起码可以找一处最有特色且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做一个细致的描绘,可惜看文全文,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描写,这是此文最大的败笔。
此刻反思一下,最关键的是,逛园子的时候没有用心。
一方面,逛园子的时候太匆忙,抱着“到此一游”的急切,去是去了,逛也逛了,但走马观花,啥也没记住,啥也没留心,以至于写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去了跟没去没多大区别。
另一方面,完全不记得散文的写作结构、方式和特点,错误的把散文当流水账来写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啰里啰嗦长篇大论,结果都是废话。
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关键是要用心、用脑,还要有意识的用散文的这些写作知识来武装头脑,时刻心中要有一根弦,带着目的去看,去观察,才会有收获。
第二,写作结构单一,太爱讲道理,太讲究实用,文章失了散文该有的美。
回顾我此前写的散文,可以看到,完全是我实用主义性格的体现。大多数文章都特别喜欢讲道理,或者给出实用的技巧或知识,总觉得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有干货,一定要总结出一个正确的道理,一定要让别人有启发才行。
但实际上散文并不是这样的,除了议论性的散文要讲清楚道理之外,其他的叙事写人的散文、写景状物的散文完全不需要一定要讲个道理出来,就通过文字的描述就能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和感觉。
由此延伸到小说等其他文体上,我也发现,小说最重要的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性,是否讲出道理,并不那么重要,反而内容的丰富性才是重要的。
这对我来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冲击和改变,也是我现在亟需要纠错和改正的。
第三,阅读的经典散文太少,看过就忘,没有真正学进去。
这一点也跟我个性中实用主义思想有关。一直以来,我看的书籍,很大一部分都是实用的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物传记等,还有就是一些小说,对于优美的散文我总是敬而远之,倒不是觉得不好,是觉得它们并不实用。
此刻来看,这是我写散文一点都不像散文的重要原因:自己写不好,还不好好学,也难怪一直没进步了。
接下来,要多看些好文章,多背些好文章,速速补上这一课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