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心得六

作者: 青山绿水hh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10:41 被阅读0次

        今日学习心得如下:

        一是《律吕新书》,这是一部南宋音乐著作,由朱熹和蔡元定师生两人合著。阳明先生在这里再次强调分析事理的标准是礼乐,即前文中说的,心中时时有一个天理在。所以求学的人必须从礼乐根本上下功夫。对此,不懂先生所说。

          二是先生的著名观点,镜子比喻心,圣人的心如同明镜,而凡人的心如同昏镜。格物之说其旨在照镜,而先生的主旨在“亮"镜,即修心,心正则镜明。

            三是为学之道,先生用研习道来打比方,知己不足则常提问,一知半解就以为学透了,就会陷于井底之蛙。同时先生又认为道无止境,玄妙幽深;但道又简单明白,只要用到功夫,就能达到纯净洁白,透彻圆融的境界。可见得道在功夫。

          四是如何达到意诚呢?这是《大学》中内容,刚好今天学到这里,《大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所说的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的步骤和方法,也就是“圣算”,这种“圣算”之法必须贯彻于生活的每时每刻的精妙处。

        五是关于道的问题,先生认为心外无道,心外无理,从时空上看,道无始无终,如果认为道也有形体,那一定是圆,而不是线段,圆是一个整体,圆为一,道即为一;从空间上看,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又无处不道同一理,所以,古人云:无理寸步难行,有理走平天下。“道可道,非常道",这些观点与《道德经》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是治学如何能达到精湛,就象水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看源头,掘数顷无源之池,不如挖一口有源之井,是掘源还是截流,当是治学之道,也是治国、齐家、修身都必须做到的。

          七是"止于至善"就是知自己的天性,而自己的天性就是自己的心,而心就是理,无私心就是当理,不当理就是私心,所以说修心是达理的根本要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心得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j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