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我的前半生》频频刷爆朋友圈。随着剧情推进,关于罗子君到底要不要跟贺涵在一起的争执,大概分为两类:一类主张真爱无敌,相爱就该在一起;另一类觉得闺蜜的男人,吃相不要太难看。
这部剧的励志,也许更多来源于三十多岁离婚的罗子君,从全职妈妈摇身一变成长为职场丽人。不仅在后半生找到了自我,而且离开出轨渣男陈俊生,收获男神贺涵。
我不想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讨论应不应该跟闺蜜爱的男人在一起,毕竟,那是个人价值观的取舍问题,自我选择,自我负责就好。
但是,纵观贺涵的这两段感情,难道真的是与唐晶十年长跑后,后知后觉找到了真爱?与罗子君的两情相悦,真的完胜与唐晶的十年长跑么?
但其实,贺涵并没有那么爱罗子君。
—01— 罗子君不过是唐晶第二
有人说罗子君是与唐晶不一样的女人,知道柔软,懂得风情,有烟火味,所以才会更加吸引贺涵。
但事实是,那样的罗子君,是在陈俊生的婚姻里。
陈俊生用十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为罗子君阻挡外界所有可能的伤害,才能够让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活得单纯稚嫩。
而这种天真、不可一世,在当时的贺涵眼里,简直无可救药。
贺涵爱的女人,要智慧、勇敢、上进,敢于不断突破自己,像只打不死的小强,在任何困难和苦难面前,都可以整理自己重新出发。
唐晶如此,罗子君亦如此。
贺涵说:唐晶是他的艺术品。
是的,他花了十年时间,将一个三次企图自杀的傻白甜唐晶,培养成“贺涵第二”,为达目的,不问来者。
相比较于此,贺涵花一年时间来带罗子君,又算的了什么呢!
贺涵爱上罗子君,爱上的是罗子君不断挖掘自己潜能,可以连续三个月成为销售冠军,“胆子很大”地敢于为贺涵绊倒对手。
罗子君变得“聪明、勇敢、上进”,变得越来越唐晶。
说白了,不管贺涵爱上唐晶还是罗子君,其实都是在寻找同一种女人:那种可以从柔弱走向坚硬,深陷沼泽之地却顽强挣扎,同时可以让他产生保护欲和控制感的女人。
当唐晶成为贺涵第二,他失去了控制感,于是,培养了另一个唐晶。
而在罗子君眼里的贺涵,是“高不可攀”的。
他是唐晶的男友,是业界的精英,是她够不着的。她之所有努力成为“唐晶第二”,不过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并肩作战。
虽然对于唐晶的成长初始,电视剧并没有给过镜头,但是透过罗子君,依照唐晶的笔记,通过周围人的评论和罗子君的自述,我们都知道,罗子君一直在朝着“唐晶第二”的目标前进。
爱情的正确与否,其实并不在于贺涵是找了唐晶,还是选择罗子君,而在于贺涵自身的修炼。换一个人,也不过是把和唐晶的爱情,再轮回一次。
—02— 贺涵对唐晶的爱,远超过罗子君
人们普遍认为,不顾一切地付出,才是真爱。
在电视剧的后半段,贺涵一直在为罗子君付出,为了罗子君随叫随到,为了平儿能够和妈妈一起过生日,撇下公司需要处理的重大人事变动,导致工作失职。
这很不符合冷静、谨慎、唯利的人物设定,似乎只有“为爱冲动”才能解释贺涵的这一切反常行为。
但是,这样的失态,在和唐晶的感情里面就没有吗?
在薇薇安被召回比安提时,贺涵慌了,半夜三更跑到唐晶的寓所逼婚。
那一刻,他的害怕,他的彷徨,急切而真挚。
当唐晶问他: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贺涵说:我害怕,天不如人愿,我们兜兜转转十年,最后还是走散了。
唐晶的十年,也是贺涵的十年,那是没有任何承诺,没有一纸婚约,单靠两颗不愿放弃对方的心,才能够坚守的十年。
陈俊生说,男人对于结婚,没有今天结或者明天结的说法,只有想和你结婚,以及不想和你结婚。
当贺涵求婚唐晶的那一刻,难道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和唐晶走进婚姻,想采用婚姻这种模式,来避免失去么?
任何一场逼婚的背后,都是对失去爱人的恐惧,是对感情有没有未来的不笃定。
而一向自大自我的贺涵,在和唐晶的情感中,却常常在这种担心里。
—03— 看到真实的对方,才是真爱
心理学上,爱情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两人宛如一体。
第二阶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们两个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天大的错误!
第三阶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们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觉到我应该和你在一起。
贺涵和唐晶在一起,早已经经历过激情和幻想,走过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风波,看到的,是真实的自己,并且,依然愿意接纳真实的对方。
正如贺涵所说:我们愿意结婚,是因为我们尊重并且欣赏,彼此的生活态度和方法。
朋友也好,恋人也好,他们在一起已经快十年了,到现在再决定,未来几十年还要生活在一起,不再是因为唐晶貌美如花,或者贺涵事业有成,只是单纯简单地喜欢待在一起,习惯有彼此陪伴。
经历过爱情的人也许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但是走过婚姻柴米油盐的人,一定懂得,这种感情是多么难得,又是多么难以修炼。
多少的婚姻,在第一阶段熠熠生辉、激情万丈,却在第二阶段万劫不复。
能够走入第三阶段的感情,需要两个人花极大的时间、精力、情感、智慧和执着来经营和维系。
十年之后,当唐晶还爱着那个“神经病”贺涵,当贺涵还愿意娶那个“有精神洁癖”的唐晶,以自己的真实存在,与对方的真实存在相处而生出的爱,才是最踏实、最真切的爱。
而贺涵和罗子君的“两情相悦”,不过是第一阶段的朦胧时异常美丽。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幻想的投射,彼此之间觉得美好极了,但其实,子君并没有看到真实的贺涵,贺涵也还不了解真实的子君。
—04— 贺涵最爱的,是自己
贺涵总是一再地强调,这是单方面的问题,是他一厢情愿地喜欢罗子君。
可是,罗子君为他丢掉了工作,手提包里留着他为平儿折的飞机,有事没事给他机会帮忙,在男人的评价体系里,这是赤裸裸地欲拒还休啊。
随便换一个对你有意思的人,明明知道你对他的情感有回应,谁能死心呢?
欧洲文化中的唐璜现象,亦有类似的因素。唐璜肯定不会和哪个女人在一起,但这个花花公子就是想和你相爱,而且是不顾一切地相爱。
这种“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会给对方一种“绝望的爱”的错觉,从而被神圣化。
可现实中,真正好的爱情一开始应该建立在:我要与某一个人好好相爱,过一辈子。
贺涵和罗子君的情感,如果放在阳光下,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一个即将与十年女友结婚的男人,在结婚前发现,艾玛,我爱上了另一个女人。
可是这个女人,是女友的闺蜜,于是,爱情变得不那么可能,但是我依然渴望与你相爱。这样的表达,是自恋与受虐的极致。
贺涵的自恋,在于我明知道这段感情要背负很多枷锁,我早就知道,但是我可以控制,可以承担所有后果;受虐,即明明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爱,但是自己就是要去追寻这种绝望的感情,因为这种绝望,令自己着迷。
贺涵说:我不能和唐晶结婚,因为我爱上了罗子君。
这个画面,和当初陈俊生说:我要和罗子君离婚,因为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凌琳)。
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十年的爱情长跑,比十年的婚姻,其实还要艰难,更加难以维系。
婚姻虽然是一张纸,但是它给人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
爱情没有任何法律和道德上的保护,能不能长久,看两颗心够不够坚定。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贺涵比陈俊生,实在没有好多少。他离开唐晶的时候,和陈俊生一样的决绝,在即将被发现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不是去向唐晶坦白一切,而是向罗子君表白。
他们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顺利地结束正在进行的一段感情,踏上另一段征程。
当激情退去,剩下的真的就是责任,就像贺涵曾经安抚唐晶:每一个结婚的人,都是放弃其他感情的可能。我不后悔,路是自己选的。
但他终究还是后悔,因为心不愿意,而他要忠于自己真实的感情。所谓责任,回过头去想,不也只是说说而已么。
我不知道,十年之后,罗子君能不能最终成长为“贺涵第二”,但是我觉得,她永远都成不了“唐晶第二”。
因为,无论唐晶如何成长为贺涵的样子,但她一直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曾经的罗子君。
贺涵曾经不理解,为什么他眼中的女神,会和他十分看不上的罗子君那么要好?唐晶说,因为罗子君单纯善良。
而这,其实也是唐晶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分净地,她希望,自己和贺涵的唯一区别,是在复杂商场,依然可以保留一股当年的“傻白甜”,并将这最后一丝底色投射到罗子君身上,然后坚决保护和捍卫。
这种底线,贺涵没有。
因此,贺涵永远是贺涵,为达目的,不问来者。
——THE END——
竹子蔷薇:大学老师,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分享书籍电影,探寻人性心理,写苟且,也写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