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一个朋友,被大家称为“玩命哥”。“玩命哥”之所以被称为“玩命哥”是因为他玩命地学习,最后学到了医院。
没错,他在高负荷,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身体透支晕倒在了图书馆,被同学送进了医院。
医院在给他输了几瓶营养液后,告诉他要多注意休息,适当减轻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别在用脑过度。
听到医生的嘱咐后,他爸妈担心他还会去偷偷学习,所以强行给他请了半个月的假,把他带到家里休息。
“玩命哥”在学习方面,可以说是令人发指,不对,应该是丧心病狂。哪怕昨天是凌晨一点才睡,明天依然5点准时起床去图书馆学习,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外,他就像一个木桩子,定在了图书馆,雷打不动。
这是他周末或者节假日的作息。
周一到周五的话,他的生活就是四点一线,宿舍、教室、餐厅、图书馆。
当然,他这么玩命地学习,也收获了很多,比如他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还自学了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
所以,从小到大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医院待了几天出院后,他有找我聊天,他说他感觉自己都快抑郁了,因为如果不学习他就会惶恐,焦虑,孤独,甚至有时候会绝望到死。
我说那你可以试着去找你哥们陪你,一起玩,一起放松,一起做点其他事。
他说他认识的人很多,但是却没有朋友。
因为他是别人眼中的“另类”,不懂得如何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交朋友,一直都独来独往。
他说他不想这样,但只能这样,只能去适应孤独,只能一个人生活。
那一刻,我挺替他悲哀的。
02
他确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有女生找他说话,他不知道说什么,就没怎么说话,而那个女生以为他高冷不屑理她,就再也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大学的时候,做小组作业,他却高高在上,像一个发号施令的领导,嫌弃他的组员是“废物”因为PPT做得不好,演讲稿论据不够充分,稿子也背的不流畅。
其实大家都有认认真真去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作业,可是“玩命哥”却是追求完美的人,他要求小组作业也做到完美。
当小组成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已经查阅了所有能查阅的资料,就是找不到相关数据时,“玩命哥”生气地让他去看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以及去查阅那些公司的股票数据。
那时,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压根没有涉及到金融股票方面的知识。
可想而知,那次小组作业,“玩命哥”把组员都得罪惨了,同时他自己也做了一肚子气。
事后,“玩命哥”对我说,在他看来,无知就是罪,那帮组员就是弱智。要不是他仁慈,他会一个人高质量的做完所有任务,然后把组员的名字都报给老师,让老师把这部分内容的成绩给他们挂了。
和“玩命哥”的相处,让我渐渐意识到他骨子里是一个偏执,孤僻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人。
他之所以养成现在的这种性格,主要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
03
“玩命哥”的父亲现在事业有成,是一家公司的大股东,据他所说,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高,非常自律,凡事追求完美的人。
正因为他父亲是完美主义,所以要求他也如此。
“玩命哥”对于自己的成长,用了八个字概括“水深火热,人间地狱”。
但凡他做的有一点不符合他爸爸的要求,他爸爸就要对他进行长达几个小时的“思想洗脑”。所谓的洗脑就是骂他,说他出生到现在,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不对,哪里不如别人。从小到大,没有夸过他一句。
如果他还是不听,还想一意孤行,他爸爸就会对他进行体罚,光着屁股,用戒条打的那种,打完然后把他拉到人多的地方,对他说让别人看看你多丢人,你是个坏孩子。
所以他从小到大,他只能凡事都要做到最好,才能让他爸妈满意,所以各种才艺,他都有涉猎,萨克斯,跆拳道更是精通,英语奥数门门满分。
正是因为他接受这样的教育,养成这种习惯,才造就了他现在的这种性格。
他说其实他每天都过得很不开心,他甚至觉得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可能会因身体透支而死。他也想改变,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因为只要他一闲下来,他就会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吞噬,压抑,孤独,痛苦……所以他只能忙碌起来,当忙起来时,才不会那么悲伤,不那么绝望。
04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说,“玩命哥”的父亲“狼爸”
所采用的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就是专制型父母教育方式。
这种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主要存在两种明显的缺陷。
第一是在人格,性格的培养方面。
第二就是在社会性的发展方面。
换言之,“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并非恰当的教育,它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因为专制型父母教育的孩子可能在学业和早期职业上取得成功,但在社会互动中更容易表现得内向、被动、腼腆、社交退缩或孤僻,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常常不知所措而令人觉得不友好,不近人情。
“玩命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他成绩优异,但是他性格孤僻,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让“玩命哥”感觉不开心,不幸福甚至很绝望。
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社会的教育观来衡量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显然不合时宜。要知道学业的成功与未来人生的事业成就、生活幸福并无必然关系。
学业的成功更可能是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幸福。相对地,事业成就、生活幸福与情绪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
所谓情绪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情商,它常常反映在个体的情绪甄别与控制,以及人际互动中的自制与影响力。
如果一个人拥有很高的情商,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人际关系,每天能拥有好的情绪,那么他的幸福指数就会相对较高。
05
“虎妈”“狼爸”的教育并不是不可取,只是要有一定的限度,要注重孩子性格和情商的培养。
前段时间,一个5岁小男孩的简历上了微博热搜,该男孩两岁就开始听并跟唱学诗,5岁已经会唱百首古诗,英文年阅读量超过500本。
很多网友看完后含泪评论:“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但评论中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孩子开心吗?他快乐吗?
因为他的家长为他设计了一张基本没有自己玩耍时间的课程表。这种教育在某个方面也是专制型父母教育方式,但不同的是,该孩子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多尝试,追求过程;少考试,淡化结果——精彩的过程终能带来丰硕的成果。”
所以他们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陪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们不要求孩子“每门课学了就要精通”,而是引导、鼓励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帮他找到真正最感兴趣的事情,以便于未来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他们对孩子学习的过程严格要求,因为他们想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有认真端正的态度,他们不追求,因为他们想给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环境,不会让孩子在重压之下喘不过气。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会消磨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更不会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同时,该父母还经常带孩子到处游历,培养孩子的气度和自信心,教他如何为人处事。
因此这个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在父母的耐心陪伴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展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同时还博闻广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悟社会中的为人处世。
我想每个父母最看重的应该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性格这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想做“虎妈”“狼爸”的父母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追求成绩,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让他们在无形的枷锁中成为“不幸者”。
PS:大家好,我是星飞飞,既然喜欢写,就去坚持。我现在在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格,只要迈出了这一步,我就赢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