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地中海三部曲

地中海三部曲

作者: 酱紫ks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09:13 被阅读222次

地中海囊括三大洲二十一个国家五十种言语,这么多人共享这一片水域。在这里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也能看到最残酷的竞争。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一个帝国的诞生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1453这一年,是历史性的。主观上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同时爱琴海沿岸的希腊人是相当迷信天象和预言的,客观上恰好那一年澳大利亚以东的一座火山库威岛喷发,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地震、雨雪、冰雹、极光等层出不穷——而这恰恰导致在君士坦丁堡的攻防战中令守军最终失去了信心。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在中世纪宗教对待异教徒的态度是一致的。穆罕默德二世的出世一方面结束了东罗马教廷的千年历史,另一方面却继承了拜占庭历任帝王的责任——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始终引领地中海的繁荣与包容。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在1200——1500年之间发展成跨越欧亚的帝国,根本原因是其经济体制运行成本低于欧洲的主要国家。我们不能用现在世界上穆斯林地区的一些极端行为来审视当年的奥斯曼帝国(某种程度上来说十字军比奥斯曼更残忍)从而忽视了那个时期奥斯曼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回到书的内容上,君士坦丁堡在过去1000年里就只被攻陷过一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是基督世界难以抹灭的丑陋历史。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被军事攻陷的,而是被忽悠再加上意外才沦陷的(详细内容参见《财富之城》里有篇章生动地讲叙了整个过程)。被十字军占领后整个城市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从此拜占庭帝国不复当年,一路走向凋零。正当东罗马沉沦的时期,东边的塞尔柱部落慢慢发展成了奥斯曼民族,逐步统一了安纳托利亚大陆(小亚细亚)。到了第七代苏丹也就是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第二次对卡在真主喉咙的骨头——君士坦丁堡进行了军事行动。21岁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能够流利使用8种语言,心思慎密,军事上的能力堪称韩信与萧何的合体。要攻陷拜占庭一定要控制住制海权,苏丹后发居上发展浆帆船,控制住博斯普鲁斯海峡切断了黑海与地中海的航线。同时年轻的苏丹用不可思议的后勤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安纳托利亚半岛西岸修建塔楼城墙,参与设计了乌尔班大炮,奥斯曼军队在与西方的信仰信使赛跑(在修建工事的时候拜占庭不停地向罗马教廷求救,大主教很急,可是在教义冲突上,军事行动的金钱上一直是迈不过去的坎)。最终在各种千钧一发之下奥斯曼攻破了拜占庭的城门,屹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划下了最后一幕。圣索菲亚大教堂从此成了圣索菲亚清真寺。说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当年就是俄罗斯大臣参观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后被其华丽庄严给震住了,从此把东正教义带回俄罗斯并成了国教,我有幸在哈尔滨见过缩小版的索菲亚大教堂,充满中世纪的冷艳华丽色调确实是历史的瑰宝。奥斯曼军事行动苏丹跟军队是有约定的,占领的城市可以随意掠夺三天,相比第四次十字军对整个城市洗劫三天,奥斯曼在士兵伊斯坦布尔在第一天劫掠后就被喝令禁止了,并且在后来的重建中给于基督教生存的空间。这正是穆罕默德二世最大的功绩之一,他保留了拜占庭帝国的城市面貌,他没有将基督教驱逐出这座城市,一个世界级的帝王,不愧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奥斯曼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一个有意思的巧合,穆罕默德二世一生最大的宿敌——东罗马最后一任皇帝——君世坦丁十一世 帕里奥洛加斯生命都止于49岁。再后来的任何一任苏丹都没有穆罕默德的眼界与胸怀,他们越来越奉行原教旨主义,最终在国家治理成本上慢慢被欧洲赶上并超越了,奥斯曼在穆罕默德二世打下的基础上在地中海攻略了一百多年后终于走向了没落。

精美的服饰

《海洋帝国》几代人的精彩故事一次性看完的兴奋感是难以言喻的。财富的集中在一个时代的固有模式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帝国的特点就是在财富产生前就用未来的征服收益把它透支了。任何时代的战争都是对财富的消耗。最后一场海战终结了奥斯曼一路向西的圣战,也终结了基督教十字军东征的最后一个愿景。上帝在那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就像困兽一样让一群不同信仰的人撕杀,没有加入这个游戏的边沿人物却驶向了更大的圈——世界大洋的彼岸。中世纪的争战是资源的抢夺信仰的立存,一方面奥斯曼的兴起与西进让欧洲的新教得以存活并进化;另一方面欧洲的分裂也给了奥斯曼立足的空间。战争给两个帝国带来的财富已经无法覆盖支出了,最后都输给了资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以人为本却干着杀人诛心的事是那个时代最残酷血腥的事实,白海的战争掀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上次看到一个北京大学的穆斯林毕业生在微博上发表说奥斯曼是中国人的兄弟,理由是奥斯曼挡住了欧洲东进的路中国才没有沦陷成殖民地,我想不少的穆斯林学者应该都持这要的观点。然而当时十字军东征明显目地只在于耶路撒冷,如果要从陆地侵略中国要跨过波斯帝国的(伊朗)高原,新疆的沙漠,陆上东进之困难可以想象,倒是奥斯曼的阻挡让欧洲的航海大发展东方才沦陷的。

回到本书的内容上来,这场战役是日出之地与日落之地之间的争夺,胜利的果实对欧洲来说是保住原有的土地信仰和商业,对奥斯曼帝国来说赢了就是“整个世界”。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与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以及后来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是双方的大脑。其中欧洲的情况复要许多,西班牙与法国在为争夺欧洲大陆的土地在内战,威尼斯在金钱的影子下东西摇摆,教皇为教廷的存亡万绞尽心力。苏丹面临的问题在于伊斯兰的虔诚取代了原先有志成为凯撒的帝王威仪,如同每任苏丹一样一生都要为保住皇位而战。最初的战役是位于爱琴海东南方向的罗得岛争夺战,苏莱曼御驾亲征,对手是罗马教廷的医院骑士团,经过一翻残忍的攻防,罗得岛被攻陷了。其中有一段描写苏丹的话:‘两天后,他亲自视察刚刚征服的城市,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卫兵陪同,完全信骑士们的荣誉感 ,这个姿态是非同寻常的。他离开城市时掀起了自己的头巾,向对手表士敬意。’苏莱曼的个人魅力是可与穆罕默德二世媲美的。中世纪欧洲是贵族统治,对身份要求很高,平民想要晋升几乎不可能。奥斯曼人则不一样,选人并不看出身,苏莱曼的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女奴罗克塞拉娜(后来更名为许蕾姆)。贵族世家联合长期来说明显不利于优生学(这里不要吐槽,看看现任和前任的英国皇室成员,不许笑,哈哈)。痴情的苏莱曼最终也在许蕾姆死后开始遁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宗教和慈善事业上。红胡子巴巴罗萨的故事——两个海盗兄弟。在地中海大战开启之前,地中海是海盗们的天下,包括著名的医院骑士团也是依靠海上掠劫生存的。红胡子海盗在后来的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中缕次用来作为负面角色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也一直受到阿拉伯世界的反感。巴巴罗萨兄弟大哥奥鲁奇在阿尔及尔陆地上被西班牙军队猎杀了,相传说海盗王是不能轻易下船的,踏上陆地容易死掉,一语成谶。弟弟赫兹尔认识到到想要靠自己在地中海生存是不可能的,于是向苏丹称臣,并受赐称号:海雷丁——意思是信仰之善良。在日本的动漫OP中也有巨人海贼船长叫作海尔丁想必也是出自这个意译。至此,查理五世有来自热那亚的多里亚(这里要注意一点,热那亚和威尼斯是世敌,这也是基督世界多次差点输掉海战的原因),苏莱曼有海雷丁•巴巴罗萨。两者在地中海互相掠劫对方的领地,可是自始至终没有真正正面冲突过。1530~1540年期间查理五世非常倒霉,每次出海都遇上海难,损失都远远超过敌人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直到查理五世生命的最后一年,1558年一支西班牙远征队在马格里布(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地)遭遇海难全军覆灭。还好两年前就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菲利普二世,隐居在一所修道院内专心侍奉上帝。大臣们也没有忍心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第一阶段以苏莱曼笑到最后,前线的对手也由拉•瓦莱特对上取代海雷丁的穆斯塔法•帕夏。马耳他岛攻防战是地中海最后大决战的前奏,最惨烈的便是其中的圣艾尔摩堡攻防战,大团长拉•瓦莱特用尽一切手段守住了圣艾尔摩堡,等待援军的到来。最终如同当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庭一样,只是双方互换了身份,各种巧合运气下,奥斯曼军队终于偿到了败果。马耳他岛守住了,奥斯曼也暂停了海上的西进专心攻略欧洲大陆。1566年,七十二岁的苏丹第十三次出征匈牙利的途中驾崩了。这位奥斯曼历史上陆地版图最大的征服者看着伊斯兰世界帝国的梦想像沙子一样从他手心流去再也无法实现了,最终客死他乡。继任者是塞利姆二世,一个生性残暴沉迷肉欲的苏丹。新苏丹的立存完全依靠征服,塞利姆二世撕毁了当年和威尼斯签定的关于塞浦路斯的商业协定,明确表示对塞浦路斯的所有权。教皇庇护五世从马耳他岛的胜利中看到基督教复兴的希望,新一轮的圣战领袖欲望冉冉升起。塞浦路斯的战役集中在法马古斯塔的攻防战上。马耳他岛奥斯曼的失败归咎于舰队的三方统帅,法马古斯塔又倒过来了,守军救援的统帅也是妥协出来的,教皇代表,王室代表,还有来自热那亚的军事方面代表。结果显而易见就是舰队各怀鬼胎最终在不好的运气下失败了,塞浦路斯沦陷了。土耳其人一路向西,攻克克里特岛,军舰开到了亚德里亚海域的科浮岛,威尼斯的门户已经不能自由的轻松进出了。神圣罗马帝国堂胡安的舰队在几经波折下也开到了库尔佐拉群岛,两支大军最终在勒班陀海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来自伊斯坦布尔的命令要求阿里帕夏在发现异教徒的舰队时要发起进攻尽快结束战斗,可是前线的统领们依靠多年的经验小心翼翼,意见不合。相反的西班牙的舰队在堂胡安的个人魅力和嘴炮下团结一致。这种历史的时刻的情节冲突非常有意思,土耳其人皇帝要求打,将领不想打,西班牙的皇帝要求不打,将领要打。最终都违背了皇帝的旨意。狭路相逢勇者胜,看着罗杰•克劳利对战斗过程的描述,非常激动。堂胡安是在船舰甲板上跳着舞蹈进入战场的,完全违背了菲利普二世的旨意,也违背了多里亚对舰队统帅的要求——一旦统帅死亡就意味着舰队的覆灭。然而堂胡安把自己放到了战场中央,用一种烟花绽放的方式结束了土耳其苦心经营的海上力量。这里摘录几段书中对这场战役的描写:‘他们目击了一场大规模的杀戮。四个小时之内有4万人死亡,近100艘船被摧毁,另外神圣联盟还俘虏了137艘穆斯林船只。奥斯曼帝国有2.5万人死亡,只有3500人被生俘,穆斯林船只上的1.2万名基督徒奴隶被释放。白海的大决战让早期现代世界的人们瞥见池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是什么样。’‘虽然水中的很多基督徒还没有死亡,但没人愿意援救他们。胜利者们在希腊海岸寻找安全锚地的时候,一场风暴席卷了海面,将残骸吹散,似乎大海在用一只大手将战场抹去。’《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这场战役中胸部中了两弹,左手永久性至残。他总结了基督徒们的情绪:“过去、当今和未来最辉煌的伟业。”堂胡安在这次的战役后成了欧洲的英雄,可是从此却被菲利普二世冷藏,直至最后心灰意冷地伤寒凋零。他曾在勒班陀战役后给自己的命运做了这样非哀的描述:“我的时间花在建造空中楼阁上。但最后所有的楼阁,和我自己,都随风消散。”在克里特岛上,不只一处倒塌的房屋门楣上刻着一条拉丁文箴言:“尘世皆云烟”。《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可以看到中外不同文化的历史中不管小人物大人物,聚散缘起缘灭,无非是一场梦一般的经历。经过这次海战,西班牙与土耳其都欠下了大量的债务。在地中海以外的世界正在快速发展,从美洲运回来的黄金开始冲击两个帝国的经济。通货膨胀让两个帝国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地中海突然变成了真空的存在,西班牙转向大西洋,土耳其转向波斯(伊朗)。不知不觉中,世界的中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地中海上面的蓝天依旧是那片蓝天,只是没有潮涌的海面下沉浸的历史时时涌动着诉说那个时代最惨烈的炮响。

深邃的眼眸

《财富之城》——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宗教上是服从天主教教皇的,但是本质上他们信仰的是贸易,是垄断的商业,是金钱。故事得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开始说起,十字军的成员大多是罪犯,流浪汉,东征只是为了掠夺财富以及获得上帝的救赎。不管大小人物,这种出于人性的想法无可厚非,看看教皇携天主教堂以上帝的名义印赎罪券换取金钱,购买了劵就赎了罪,其实并没有区别。人类以宗教之名行不义之举恰恰是这些神权国家标杆式人物做出来的。印证了庄子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恰恰给了平民侯爷的待遇,烧杀抢掠无罪。这次东征是1202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的初始目地为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去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帮组成,当然还有当时有偿提供渡海船只的威尼斯共和国、神圣罗马帝国、匈牙利王国等。历史的玩笑就在这出发的节点上,威尼斯人提供的船只是全国上下一年的时间啥也不干就造船整出来的,等东征大部队集合到威尼斯时,交钱才发现钱不够,还差34000马克约合9吨白银。这下子威尼斯人不干了,可是还要供养着12000名日渐不安的武装人员。当时的执政官丹多洛(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纯契约建立起来的国家,没有陆地面朝大海,重大事件都由议会来投票决定)已经九十多岁了且双目失明,可是精明且经验丰富的他向议会提出两个办法:第一,威尼斯人可以收下已获得的51000马克,放弃东征计划。但这会让他们在整个基督教世界落下骂名:从此,我们将永远被视为流氓和骗子。第二,他们可以暂时搁置索要债务的事,他本人主张这么做:“不如这样,我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用最早一批征服的收益来偿还我们的34000马克(原文是36000),我们就带他们出海。”威尼斯人和十字军都同意丹多洛的第二种办法。90岁高龄的丹多洛不仅提出解决方法还志愿加入十字军随军出征,这下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拜服他,愿意听他指挥。十字军摇身一变成了威尼斯人的私家部队,虽然他们头上顶着上帝的光环。那个时代信息的传递是缓慢的,上帝的代言人——教皇并不能时时盯着远在大海行动的子民们。解放耶路撒冷变成了偿债的行动,十字军的第一站攻打的就是十字军自己的城市——匈牙利的札拉。这当然是威尼斯人的私心,札拉这个城市一直是摆在威尼斯人在达尔马提亚海域的一根针,时时闹独立(后来归服于匈牙利),威尼斯人早就想修理他们了。首先要强调的是教皇是绝对反对的,而且派了信使表明十字军如果胆敢攻打札拉,就要受到绝罚。信仰与契约就像两根悬在十字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头到尾一直折磨着军人的心。然而事实是再也没有什么比下一顿饭在哪里来得真实,也没有什么比打了胜仗后获取的财富来得更诱人。札拉守民在城外悬挂的十字架并没有唤起十字军的良心,城堡还是沦陷了,威尼斯人虽然没有伤害札拉人民的性命,可是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

接下来沦陷的城市是基督教世界的耻辱历史,十字军居然去攻打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还洗劫了这座城市三天,比后来的奥斯曼还残忍。丹多洛最终死在君士坦丁堡直到这座城市被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后,他的骨骸被奥斯曼的士兵挖出来喂了野狗。在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威尼斯人的版图扩大到了整个达尔马提亚海域、克里特岛及爱琴海沿岸囊括八份之三的罗马帝国。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建立的拉丁王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覆灭了,东罗马帝国复国。热那亚人趁机而入,与拜占庭签订了合约控制了进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城市加拉塔(这座塔也成了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关键,可以说威尼斯和热那亚分别亡了拜占庭一次),这个节点让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热那亚人能有实力与威尼斯人在地中海及黑海纵横经商争夺财富。为何这么说呢?在此之前,欧洲财富主要地中海周转,而天降神人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出现打通了欧亚大陆的陆上商道,一片寂静的黑海华丽变身为欧洲财富的集结地。控制黑海与白海(即地中海,土耳其人如是称)进出海峡博斯普鲁斯的热那亚人一下子废了八分之三个罗马帝国的威尼斯,于是两者之间的争夺成了那个时期地中海最重要的火药味。在14世纪30年代黑死病爆发,欧洲一半的人口死亡,直到18世纪欧洲人口才恢复到黑死病前的数量。黑死病爆发后十年内整个意大利的重商主义受到巨大的打击。财富和贸易的前明前景带上了淡淡的忧伤。“没有什么比死亡更确定,也没有什么比死亡来临的时刻更不确定”成了流行的说法。黑死病肆虐下存活的人继承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大大推高了劳动力成本,整整一代人的断代,让威尼斯原本的团结同甘共苦精神出现了危机,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克里特岛的反抗,热那亚人的入侵并且差点亡国。当然一个民族的精神的传统下终于让威尼斯人在最后一刻团结起来击败了入侵到家里的热那亚人,并且一举开创了威尼斯人地中海王者的时代。那时中国的元朝已被明朝代替,中亚陷入纷争,导至各种香料无法从新疆运往亚细亚平原,南方的水路再次活络,亚历山大港的作业又繁忙了起来,地中海再次把商贸中心的地位从黑海抢过来,同时也成就了威尼斯人那个时代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的信用。在那个时代,海盗是犯罪,但是高利贷不是犯罪,利润是唯一的真理,商业准则、契约是一切的根本。

然而这个把金钱凌驾于上帝之上的帝国,最终还是输给了将安拉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奥斯曼帝国。欧洲的纷乱和低效让更多有技能的基督徒工匠和船员选择了苏丹,在苏丹那里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才能,能够养家糊口。再加上威尼斯人唯利是图,给土耳其人建造大量舰队(然后在金角湾的造船厂土耳其人将其改进,直接让土耳其人的海上军事实发生了质变成了地中海数一数二的战力)在《海洋战争》中的各种海战几乎都离不开威尼斯人的影子,威尼斯人为了金钱可以给双方造船——对西方世界来说他们是信仰的共同体,对东方世界来说他们是金钱的交融。这种玩火最终还是抵不过奥斯曼对版图的欲望。有人说和苏丹打交道就像在丢玻璃球,你永远不知道苏丹什么时候扔过来扔多高多快,历史的经验并不能帮你有效地接住每一次苏丹的出手。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妥协败退下,威尼斯帝国被奥斯曼一步一步蚕食。直到最后的一场海战,西班牙的堂胡安带领的舰队才一举将奥斯曼海上的军力消灭,当然这支舰队里要数威尼斯人最卖力,因为土耳其已经打到了达尔马提亚海,吞下了塞浦路斯、克里特岛,打到了科孚岛,再接下来就是威尼斯的潟湖,能不卖力吗。不管怎么说在西方世界的宗教势力下威尼斯的圣马可不会消失,可是在苏丹的框架下,世界上应当只有一个帝国、一种信仰和一位君主,那么安拉将一统天下,圣马可大教堂就会如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样变成圣索菲亚清真寺,这是威尼斯人所不能允许的,在生死之际,信仰再次加持了这个国家。由此可见盛世钱横行,乱世信仰显价值。

可以看到不管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战争还是基督徒之间的战争,都是非常残酷的。为了耶稣为了安拉,为了圣马可,为了圣乔治,然而这些神人都代表的爱与和平。用爱与和平的名义让人民厮杀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最后用书本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个篇章:在码头上,人们或随意或专注地望着迫近的船只。在船首的水手离岸足够近、可以呼喊之前,岸上的人们焦急地竖起耳朵,心急如焚、惴惴不安地等待喜欢讯或是噩耗——是某人的丈夫或儿子葬身大海,还是某笔买卖大获成功;是哀恸,还是喜悦。登陆的一刻交织了一切悲欢离合。人们带回的既有黄金和香料,也有瘟疫和悲伤……

以往的清新

(图片来源:@Saida EI Alloumi)

相关文章

  • 地中海三部曲

    地中海三部曲 财富之城、1453、海洋帝国 分别讲述了地中海在中世纪的发展历史。作者在陈述历史背景故事的同时,增加...

  • 地中海三部曲

    地中海囊括三大洲二十一个国家五十种言语,这么多人共享这一片水域。在这里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也能看到最残酷的竞争。 《...

  • 最近的书单

    16年3月-4月 已读: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财富之城、海洋帝国、1453 【罗杰.克劳利】 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

  • 《财富之城》

    2018-03-07 读完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三部曲》之一的《财富之城 威尼斯海洋霸权》。之前读《海洋帝国》的时...

  • 我们的海比你们的多

    罗杰·克劳利在《地中海三部曲》之《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中将“场所”聚焦在一座海洋城市的命运之上。而这座城市在...

  • 地中海风格的美,海与天明亮的色彩

    设计师:徐文娜 地中海风格分为希腊地中海风格、西班牙地中海风格、南意大利地中海风格、法国地中海风格、北非地中海风格...

  •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读书笔记

    看到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的时候就特别想买,虽然之前一点也不了解,虽然也贵得要死要死的,想到只要花一百块,往后半年的消遣...

  • 这一幅以俯瞰视角创作出来的世界地图

    若是缺乏了对细节的挖掘,一本书的点睛之处或许就容易忽略掉。 罗杰·克劳利在《地中海三部曲》的所提示的“场所”一词替...

  • 吉林市专家讲解地中海风格全屋定制

    地中海风格全屋定制,大家可以理解成是由地中海区域流传过来的风格,目前,地中海风格基本指地中海风格装修或地中海风格全...

  • 地中海三部曲之《海洋帝国》

    本书主要回答了哪些问题? 1、地中海为何会成为帝国战争的核心? 2、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有怎样的恩怨? 3、奥斯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中海三部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mx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