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感觉,史蒂芬,平克
另外的角度来讲写作,值得细细研究。这样认真有序的写作,文章亦会精致起来,只要提起笔,就写出严要求的文字,我们一般是做不到的。试着慢慢地潜移默化影响修正每一次写作,直至吃饭睡觉一样无须提醒,任重而道远。此书不妨备在案头,看看大有益处。
1,王尔德说,教育是件有价值的事,只是得时常记住,凡是值得知道的,都不可能被教会。
2,好作者酷爱阅读。他们掌握了一份由海量字词,成语,构造,比喻,和修辞技巧构成的清单,以及对它们如何配合,如何冲突的悟性。
3,炫耀其实不太懂的花哨词汇只会暴露浮夸。坚决用新鲜词汇和具体意象,而不用陈词滥调和抽象概述,关注读者的观察角度及其视线的目标;以简单的名词和动词打底,审慎而明智地插入不常见的词汇或成语;使用排比句;偶然制造精心安排的意外;呈现有说服力的细节,避免直白的表达;格律与发音与要表达的含义和情绪有共鸣。
不隐藏那些推动他们来讲述其主题的激情和兴趣。
4,观看世界是古典风格的主导隐喻,作者看到读者没看到的东西,引导读者的视线,使读者自己发现它。写作的目的是呈现不偏不倚的事实。当语言和事实一致时,写作便成功了;成功的证据便是清楚和简洁。
5,古典风格的作者必须模拟两种体验:向读者展示世界,指向的是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人们彼此往来,与物切磋。并与其对话。
6,古典风格与朴素风格有微妙差异,后者把一切都放在视野之中,读者无需任何帮助就一览无余,古典风格则致力于找到那些值得展示的东西,并找到观察它的最有利地形。
比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朴素风格。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第二只老鼠有奶酪吃。”是古典风格。
7,我们都习惯于引力只做一件事——将物体彼此拉近。但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力也可以把物体分开……如果空间包含一种不可见的能量,就像一种不可见的雾一样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那么这些能量雾造成的引力就会产生排斥效果。
在暗能量更多的宇宙中,每当物质要聚集成星系,暗能量的斥力就会强到能分开这些聚集起来的块,星系便无法形成。在暗能量少得多的宇宙中,这些斥力则转为引力,使这些宇宙很快塌陷回去,星系还是无从形成。而没有星系,则没有恒星,也没有行星,因此那些宇宙中,我们这种形态的生命没有机会存在。
我们处在这个宇宙而不是其他宇宙,跟我们处在地球上而不是海王星上,原因差不多——我们这种形态的生命出现的条件在哪里成熟,我们才会在哪里出现。
8,记住古典风格是一种伪装,才能理解这种貌似过分的要求:作者须先了解真相,再将其变成文字,而不能利用写作的过程组织和厘清思路。其目标是使文章看起来像作者在下笔之前思路己完全成型。
9,写作中的坏习惯
1,滥用元话语和路标
元话语就是关于话语,如“小节,”“评述”,“讨论”,没经验作者以为用文章剩下内容详细预告引导读者,实则帮助作者本人。
笨拙的作者:说你接下来要说什么,说出来,之后再说你刚说了什么。这个对长篇演讲有意义,对写作则没有必要,读者完全可以翻回去查找略过的部分。古典风格中还会带来困挠,因为绝不会跟同伴说:我将与你说三件事,我要说的第一件事是一只啄木鸟刚刚飞到了那棵树上。你直接说就是了。
(刚好看到这些,正因为写故事要不要这章那章开头结尾连接而纠缠。过份有过份没有都不好吧)
不假思索设置路标,读者理解它们比没有它们指路更费事。更好的做法,把路径清楚地铺设出来,好文章会利用读者对下一步去哪儿的预期。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从一般到具体,从大到小,从早到睌
)或通过叙事弧度来讲述故事。
少用不用元话语,用提问来开头
如:这一章讨论引起名字流行程度上升和下降的因素
一个名字流行或者不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运用古典风格背后起指导作用的隐喻:视觉,一段文字被当作肉眼可见的件事。
如:前面这段证明父母有时会给女孩取男孩的名字,但不会反过来。
正如我们看到的,父母有时会给女孩取男孩名字,但绝不会反过来。
用古老好用的代词“我们”指称,可以代替元话语的隐喻,比如“一起前行,”或“携手合作”
如:第一个要讨论的主题是专有名词
我们从专有名词开始。
总结要充分重复关键词,以便读者把它们与前面更详细阐述的段落联系起来,但这些关键词须妥贴地放在新句孑中,本身独立成章,与前后文协调一致。总结应该是独立的,几乎让人觉得那些被总结的段落从未存在过。
2,混淆写作主题与自己的专业
自我意识过强的作者常常絮叨要做的事多么艰难,复杂,充满争议,他们不关心外界,更关注自己的风格,让学术文章如此乏味。
自我意识过强的作者另外的坏习惯:常用成语上用引号(有时叫“战栗引语”或“惊恐引语”)以使它与作者保持距离。对自已的用词过于拘谨不在合理的范围。要发出自信的声音,如果不带上自我辩解的引号就不舒服,多半不该用这个词。
3,用模糊语言做缓冲
许多作者文中一层层缓冲垫:几乎,显然,比较,相当,近乎,部分,主要,大概,与其,相对而
言,像是,这样说吧,有点儿,有那么点儿,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而言,还有无处不在的“我会说”(如果情况不同了,你就会支持这一立场,但是现在你不愿支持它,你是这个意思么)是在暗示无意支持自己所言。
古典风格的作者相信读者的常识和宽容,就像日常对话中,我们知道什么时侯识说话者的意思是“大体上”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准确仅仅是为了准确,那就是迂腐。古典风格作者会明确表述那些次要的观点,但并不保证其准确无比。作者与读者有约在先:读者不能对这些次要观点吹毛求疵,因为它们不过是论据而己。”
(总觉自己写下的文字哪里有问题,原来是不自信,自己说出话不愿意负责任。)
有时作者除了缓冲别无选择。最好给陈述加上限制条件,说清在哪些情形下该陈述不成立,而非总给自己留后路或对自己的真实意思含糊其辞。缓冲应精心选择。
用来表示强调的词,如“非常”“高度”“极为”,效果与缓冲相似,不仅模糊了文章,还削弱了作者意图。
4,不假思索使用陈词滥调
1,传达一个想法最好方式是个陈腐的意象,古典风格也能提醒读者记住这个成语本来所指的意象,使他们保持关注,把玩这个意象,将其保留在想像之中。如:尝试指挥队伍领导者跟遛猫一样难。
说指挥队伍领导者跟遛猫一样难,真是冤枉了猫。
2,如果不得不用一个陈词,就用一种确实讲得通的方式使用它,用几秒时间查查陈词的原初措辞,会有意外惊喜。
3,好作者会找到新鲜的比喻,确保读者感官皮层保持兴奋。
5,过多使用僵尸名词
1,古典风格的文章中,作者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这个世界中读者能亲眼所见的东西。所有目光都注视着一个施事者:一个主角,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一股驱动力量。施事者推动或刺激某个事物,它就会行动或改变。或者某个有趣事物进入视线,读者一部分一部分检视。古典风格将抽象最小化,因为那是肉眼不能看到的。但这不意味着它会回避抽象主题,它只是清晰明了地展示那些构成主题的事件,方法是叙述一段逐渐展开的,有真实角色正在做事的情节,而非只说出一个抽象概念,将那些事件都压缩为一个词。
2,元概念,关于概念的概念:水平,角度,做法,假设,概念,条件,背景,框架,议题,模式,过程,范围,角色,策略,倾向,或变量
3,不说“肯定一个想法”,而说“做出一个肯定”;不说“推迟某件事情”,而说“实施一次廷期”,它们缺少一个有意识的施事者指挥其行动,只是自己笨重地在画面中穿行而过。
6,避用人称代词“我”和“你”
为古典风格所建议的,它们模拟一场对话,也对记忆不佳的读者有帮助。
7,误用被动语态
作者常常需要将读者的注意从一个动作的施事者那里引开。被动语态使他能够做到这个,因为施事者可以不被提起,这在主动语态里不可能做到。
即使行动者与行动的目标都在场景中可见,主动或被动语态的选择也允许作者引导读者的目光将其集中于多个人物中的一个,再指出关于这个人物的有趣事实。因为读者的注意常常开始于句子主语所指称的对象。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句子的主语不同,主动语态使读者目光对准正在做某事的某人:看到那个提购物袋的女士没有?她正用西葫芦打那个小丑。被动语态对准做了某事的某人:看到那个小丑没有?他正被提着购物袋的女士拿西葫芦打。
3,古典风格是一种理想的写作方法,将作者从许多最坏的习惯拉回来,它使写作这件不自然的事变成我们做起来最自然的两件事:说与看。
知识的诅咒
10,无法把“你知但别人不知”的东西抛诸脑后,是人类心灵普遍遭受的折磨。1,自我中心主义,即孩子们无法从他人视角想象一个简单的场景。例如:桌上的三座玩具山。2,事后聪明的偏见。对于自己碰巧知道的一些结果,如疾病诊断的结果,一场战争的结果,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虽然没有经历但显然应该预测到。3,虚假的共识,做出某个敏感决定的人,想当然以为别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例如,答应实验人员挂着写“悔改”字样的纸板在校园游荡)。4,虚幻的透明度,观察者事先通过私下交谈了解到一些背景故事,从而能听出演讲者的冷嘲热讽,于是想当然认为台下那些天真的听众亦听出其中的讽刺。5,心盲症:缺少推测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例如当一个三岁儿童看到一个玩具被藏起来,会想当然以为另一个并没有看到玩具被藏起来的孩子会从实际藏匿玩具的地方开始找,而不是从其上一次看到玩具的地方去找。(另一个相关的实验,一儿童走入实验室,打开糖果盒,看到里面装的是铅笔,此儿童不仅会认为之前不在实验室刚进入的另一个儿童也知道里面装着铅笔,而且还会说自己也早就知道盒子里装的是铅笔!)
11,不管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并不能更精确知道他人到底知道多少。对一样东西太了解很容易使你忘记别人可能一无所知,甚至连检查一下他们是否知道这点都忘了。记住初学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子,或者忽略自己所知道的,也很难知识的诅咒中醒悟过来。
12,当对一件事物很了解时,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对它的思考有多么抽象。宁低勿高是明智之选。
13,专业知识可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独特,从而也更难与人分享,当我们熟悉了某事物时,我们会对它的用途想得更多,却很少想它的外观和成分。这种转换认知心理学上叫“功能固着”
I4,把熟悉的抽象语言一层层剥离,向读者展示“谁对谁做了什么,”对作者来说是永无止境的挑战。
15,只有先把想法的轮廓呈现在页面上,才能腾出认知资源做进一步改进,让文字更合乎语法,更优雅,最重要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从前以为专业书是自己能力有限所以看不懂。)
16,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想。
17,如果你朗读一个句子时觉得非常拗口,也许意味着你正受累于自己写下的危险句法。阅读草稿,即使是喃喃自语,也能强迫你去预想读者在理解你写的文章时的情形。
18,即便阅读技巧熟练的人,在整个阅读时间里,头脑中也会有点声音掠过。别人很难读懂你写的某个句子,但你也许很快就能读懂。反过来就不行了:你难以顺利朗读的文章,别人几乎肯定会难以理解。
19,听从韵律的指引,最好是经过充分的时间流逝,文字听起来不再熟悉之后。2,适当为句子加标点。无论句法有多么复杂,分隔句子的主要部分(例如分隔主语和谓语)是不用逗号的。3,保留表明句法结构的词语。
许多适用于英语的语法问题没有摘抄。
20,如果和之前短语结构相同,那么新短语中的词语就可以被插进静候填充的树上,读者吸收走来毫不费力。这种模式叫作结构平行,这也是优雅的(常常动人的)写作最古老的小伎俩之一,如:他让我躺在青草地上,他引我到可安歇的水边。
21,把最重的留到最后。如:把我们从“食尸鬼,鬼魂,长腿怪兽和夜里撞见的东西”手中拯救出来。处理一个又大又重的短语,(夜里撞见的东西)是一项费力的工作,记忆同时维持一个包含它的,末完成的,更大的短语(夜里撞见的东西,怪兽,鬼魂,食尸鬼这四个部分的并列结构),又大又重的短语出现在最后相对容易处理一些。
先轻后重是语言学最古老的法则之一。
22,一个事实突然之间被丢过来,他们必须将其悬浮在短时记忆里,直到过些时侯他们找到一个相关背景将其镶嵌进去。先主题再评论,先已知再未知,这样的排序是构建连贯性的主要元素,也带来一句接一句行云流水的感觉,而不是把读者耍得团团转。
(这就是如何让文章行云流水的方法。)
23,被动语态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用提及事件的施事者,再有它允许行动者晚于被动者被提到,允许作者晚些提到那些笨重的或己是旧闻的行动者。
(有没有强迫过自己不用被动语态?)
24,换一种结构:隔开不应该在一起的邻居,把已知信息置于新信息之前,将填充词靠近它们要填的空隙,或者把最笨重的部分留到句子末尾。
25,要想写出一段结构井然有序的文字,必须把希望表达的内容整理成干净利落的层级关系,久享盛名的解决办法是列大纲,这就是一种横放着的树形结构,其分支用缩进,破折号,项目编号,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来标记,而不是用分叉的线。草拟大纲的一种方法是将脑海中的方法匆匆记录,随意亦无关系,然后再去找看似相关的,将一小簇相关观点排在临近的位置上,再去将相关的小簇整合为大簇,大簇再组合为更大的一簇。
26,对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原则:为了理解文章,读者必须知晓主题。不要掩埋导语。除了主题,读者常常需要知道文章的论点,在作者不断叙述时,读者有必要知道作者的叙述正走向何方,作者必须既要围绕某事来谈论(主题),又要说出一些什么(论点),在文章开头不久处揭示论点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之下,具体将其呈现在何处则没那么重要。有些人可能会挑起好奇心和悬念,然后以一个突然的真相解决所有疑惑,比如独角喜剧演员,高明的散文家或推理小说家,其他作者应尽力提供信息而非使人惊讶。作者应当读者清楚知晓要传达什么。
27,用相同主语形成主题链。主题是连接即将出现的句子与读者知识之网的基本生命线。正在做事的行动者,是古典风格乃至任何一种良好风格的标志。对读者而言,比起关注一串被动的事物和呆板的动作,紧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主人公,会更容易跟上叙事的节奏。策略性使用被动语态,使主人公持续留在读者注意力的聚光灯下。使读者从一个句子读到下一个句子时将注意力集中同一主题。
28,有序地称呼反复出现的事物。写作风格专家反对那种当多次提到同一事物必须要用不同名字的强迫症。用词不应随意变化,因为人们一般假定,如果某人使用两个不同的词,就是指代两个不同事物,当作者在比较或对比两件事情时,绝不应当改变用词,但是当一个物件接二连三出现,重复它的名字听起来干篇一律,或者让人误以为描写的场景中出现了新对象,用词就应该改变。
(看看我们的《聊斋志异》)
29,有逻辑地联系前后陈述。例子,解释,落空的预期,详细阐述,顺序,原因和结果,这些都是连贯之弧,表明一个陈述如何由另一陈述引出,指出思想中一个观点通向另一观点的路径。休谟说:观念之间的联系原则似乎只有三种,即相似性,时空接近性以及因果关系。关键的语言连接器包括因为,那么,以及但是,之类的连接词。
30,相似与对比将两个大多数方面相似但至少一方面有差异的陈述联系起来。它们将读者的注意力要么吸引到相似性上,要么吸引到差异性上。传达这些关系甚至不需要使用连接词:作者只需运用平行的句法来写,仅仅在那些表明差异的词上有所变化。许多作者毁掉了这些机会,在对比两项事物时随意改变用词。
31,如果你假定某个变量会产生因果效应,就要使其他一切因素都保持不变,而单独操纵那一个变量。平行句法只是将单一变量规则运用到写作之中:如果希望读者领会某个变量,那么需要单独改变那个变量的表达,并使语言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
32,详细阐述:指某一事件先以概括方式,再以具体方式来描述。另外四种关系,根据作者希望首先提到哪个事件,可被整齐划为两对,1,举例,先进行概括,随后举一两个例子。概括,先举一两个例子,随后进行概括。2,例外,分为概括在前和例外在前。
33,接近性关系:这是一种先后顺序,用于两个事件之间的某种联系。所有事件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如果注意力的焦点一直在比较晚发生的事件上,而现在作者必须介绍一个较早发生的事件,那么先叙述已知事实,后叙述新信息,比按时间先后叙述更有必要。
34,因果关系
一段连贯的文字会让读者对上下句之间是哪种连贯性关系一直了然在胸。事实上,连贯性不局限于单个句子,也适用于语篇树的整个分支(换句话说,适用于文章大纲中的各个条目)一些陈述可能通过一套连贯性关系相联系,由此产生的组块再与其他组块相联系。
35,文章中连接词过少而令人困惑,比起连词过多显得卖弄,前者的危险要大得多。如果一定要指明一种联系,只要指出一次就够了。过多连接词,文章会变得臃肿不堪。
36,如果尝试修改一篇不连贯的文章,发现不论将“因此“,“此外”和“然而”等词放在哪里,都没有办法将其整合起来,可能标志着背后的论证并不连贯。
37,否定陈述(国王没有死)比肯定陈述(国王还活着)更难理解。当某个句子包含太多否定词时,可能让读者感到手足无措。把太多否定放到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中,使得表达出的意思与原意恰好相反。
38,当被否定的陈述看似可信或者颇具诱惑力时,否定是容易理解的。如,鲸不是一种鱼。鲸不是一种哺乳动物。
39,如果作者需要否认一个读者本来不相信的事情,那么必须先在心理舞台上将其树为一个看似可信的观念,然后将其推倒。或准备否认一个不为人熟知的陈述时,他应该分两步来揭示这一否定意思。
1,你可能想…2,但是,并非如此。
40,当一个否定元素有宽泛的范围(应用于整个从句),虽然它在字面意思上并不含混,这种模糊怪在于否定的焦点,即否定整个句子时作者聚焦的那个短语。
41,作者阐述一个观点的用语量,与这个观点在整个论证中的重要性不能相差太远。如果认为要用九成证据和论证支持某一主张,那么九成的讨论应当用来阐述相信该主张的理由。如果读者只花了一成的时间来了解为什么某个主张是个好主意,整九成时间都在了解为什么它是一个坏主意(作者一直坚持它是一个好主意),那么读者心头留下的印象将与作者的原意偏离越远。作者接下来必须努力最小化自己刚才所言的影响,只会引起读者的怀疑。
42,主旨连贯性,作者展开主题后,会引入大量概念来解释,丰富或评论这个主题。这些概念以几个主旨为核心,这些主旨会在讨论中反复出现。为了保持文章的连贯性,作者必须用连贯的方式提及每个主旨,或直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让读者跟得上这些主旨。
43,写作中真正重要的规则:1,查资料,利用便利条件,尽量保证写下的文字真实。2,确保你的论证有理有据。3,不要把轶事或个人经历当作世界的常态。只有事件出现次数相对于其发生概率差异显著时,才能被称为显著现象。而只有当这样的比例随时间而改变时,才能被称为趋势。4,谨防虚假二分法。把复杂问题简化为两种口号,两个阵营或两种思想之间的战争,几乎无法帮助我们增进理解,比起让不同思想开展“赢者通吃”的竞争,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可以获得更多进展。5,论证应当基于理性,而非个人。不同意或批评对方观点,也不能证明你比对手更聪明或更高尚。心理学家发现:在任何争端中,双方都确信自己一方有理有据而且道德优越,同时认为对方冥顽不化和不可信赖,但不可能双方都对,至少不是始终都对。“不要证明自己对,而要弄清什么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