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写过一本书——《双重职业》,讲述了那些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许多人都在探索自己更多的爱好或技能点,并将其做成自己的职业,我们称之为“斜杠青年”。
见到朱讲用老师时我脑中就突然闪现了这个词,当然,老师比青年们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这么看应该算是“斜杠中年”了吧。
收藏家、鉴赏家、书法家,每一个身份老师都能完美驾驭,一时之间,我竟不知道该如何在老师的名字前加一个合适的前缀。
朱讲用,1974年生于河南商丘。2012年在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书法工作室学习,得胡抗美、曾翔两位先生亲灸。2015年有缘入当代著名儒僧、书法篆刻家、楹联学者伍灯法师(张培元)门下学习佛学、诗词楹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小字)
问及最钟爱的角色,老师毫不犹豫的表示:写书法是最爱的事。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收藏还是鉴赏,都拥有极高的专业度。想要说清楚,恐怕几篇论文也不够,而且这两门学问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成长起来,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
但即便是这样大量的工作下,朱讲用老师每周必有固定的练习书法的时间,而且很聪明的将收藏或鉴赏经验中对书法艺术的思考运用到自己的书法练习中,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增益。
张岱的笔记《陶庵梦忆》里有写“人无癖不可交也,以其无深情也”。在我看来,书法就是朱讲用老师用情最深的地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割舍掉的。
说到做收藏、鉴赏对自己的影响,老师说,通过不断的学习你就发现了一件事——书法就是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如果你真正的爱书法、懂书法,你就会知道,好的书法不是只看字漂亮,不会拘泥于外形是否规整,看的是内容,是字里面的精气神。
“比如我特别喜欢康有为的字,他写的‘康体’字大气磅礴,笔下生波澜,没有拘泥于所谓的‘漂亮’,在个人创作上不断的求新求变,大胆实践。我们应该学习的不仅是他的行文走笔,更应该学习他在创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
“当你明白这些之后,再回过头看康有为先生的字,又会有更多的震撼。我在收藏的过程中见过许多民国时期的文人作品,他们并不全是书法艺术家,也不见得是达官名流,但是他们的书法所体现的自由、创新、批判等精神令人感叹,也赋予了这些文字更多的价值。”
“反观现代很多所谓的书法家,更多精力用于钻研写书法的技巧,致力于写出一些画面感强的作品,或许这可以给人一瞬间的震撼,但是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这些字没有灵魂,那么这就不是一幅好的作品。”
朱讲用老师这番话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大众审美修养,许多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画的像不像、写的漂不漂亮”的阶段,也有很多人认为,大众需要审美吗?那都是阳春白雪的事儿。其实错了,大众审美修养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艺术品都是有个性有内容的。好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慰藉,是可以在我们孤单、迷茫时给与鼓励和方向的。
因为不卖弄的艺术才是深刻的艺术。
而朱讲用老师形成这种艺术审美,和他非常崇拜的另一位书法家谢无量有很大关系。
刘熙载《艺概》有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字如其人,行草书最能显出书家的真性情。谢无量最擅行书,这同他自身的气质与个性密切相关。谢无量的书法被喻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有大象无形的气魄。这也体现了他一生淡泊清正,学识渊博的品性。
谢无量是书法家,更是诗人、学者,他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决定了他的艺术境界,这也成为朱讲用老师不断勤奋学习的原因。
盖学书之路艰难而漫长。凡能以书名立身当下,即所谓成功者有二:一曰“一招鲜”者,俗语云“一招鲜吃遍天”,或选准一点,钻深吃透,形成自己独门绝技,或直接师法某书坛权威,直接借鉴其探索成果,快速形成自家面目,此皆捷径也;二曰“跑马拉松” 者,即厚积薄发者也。皆上下求索,殚精竭虑,而后卓然名家者。吾更钟情于后者。——朱讲用
至此,我大概知道朱讲用老师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斜杠中年”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令他保持了不断学习的习惯,站在巨人的肩膀眺望远方,不断开拓,勇于实践,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地方。现代人总是讲“浮躁”,因为节奏越来越快,而我们急于看到成绩。慢下来去学习,或许这才是缓解浮躁的良方。
书法艺术是朱讲用老师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因为坚守所以可以做到极致。也希望你我都能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可以倚靠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