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天都会在脑海里产生无数个念头,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将瞬间的灵感变成行动方案。
我们在睡觉时,走路时,坐车时,和别人聊天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件东西或听到某句话,引发一些联想,又或者,在工作和学习中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放下事件,离开场景后,又无意间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人一天中大脑会产生多少个想法是不能确定的。
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
而想法,是每一个个体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外部感官获得信息后,依照本身多年来构成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引发的思考。
据统计,一个正常工作上班的人,一天大概会产生8万6千条想法,但是被记住的或许只有几个,而一个经常动脑的人,每天产生的奇思妙想甚至更多,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不缺灵感和思路的世界,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将好的灵感变成好的方案,甚至带领自己走向好的人生呢?
是否善于管理想法,成为了拉开普通人和牛人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时间管理专家张萌有一个灵感笔记本,她说自己在15年刚做新媒体社群时,什么都不会,做社群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她根本不懂怎么运营,怎么活跃,怎么留存,怎么变现,但是现在她成了社群运营高手,仅凭社群成员给她的灵感和思路,就为她拓宽了新的商业版图。
在做社群和学习运营的过程中,她提到一个方法,就是做灵感笔记。每天学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都拿个小本本记下来,久而久之,这个小本本成了她快速迭代的重要利器,因为每一次翻开这个本子,都能找到自己碎片化时间记录下来的灵感,这些灵感慢慢扩展,变成她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来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商业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学会做灵感笔记,记录自己想法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或者便利贴,不管是任何时候,只要想到某件事,想到某个人,想到某种新点子,都立刻记录下来。
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的思考,是最无意识的思考,在我们绞尽脑汁去想问题的时候,我们有时无法获得更多的灵感,因为一旦我们进入思考模式,就会根据原本的经验自动匹配对应的思路流程。我们无法在流程化的世界里寻找到新的创意,而碎片化时间蹦出来的想法,跳脱出了我们原本固化的思维模式,是在理智小人暂时消失时产生的新思路,如果我们不立刻记录下来,当我们再次进入思考模式时,这些奇思妙想就又统统消失了。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在经历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后,我走在回家路上,躺在床上,此时思维会很轻松跳跃,因为这是唯一一段比较自由的时间,我的思想不聚焦于工作,但是却一直没有完全脱离开工作。
我发现白天很多困扰自己的事情,晚上都会有新的思路,于是我立刻用手机或者便利贴把这些思路保存起来,等早上开工的时候,翻看一下昨天的记录,哇塞,竟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想法,而且很多转瞬即逝的想法,再经过理智分析加工后,确实形成了独特的方案,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写作以及创业上的问题。
想要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突破自己思维模式,想在平淡庸碌的生活中获得新鲜血液的朋友们,一定要学会记录自己的思考。
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没有哪一个牛人是开始做事了才想起准备,他们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沉淀灵感,在合适的时候把握机会。
早日学会管理思维,早日为成功打下思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这准备,就是从学会记录思考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