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19年书单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五)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五)

作者: 摇篮曲_42fc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08:39 被阅读14次

由于儿童身体的不成熟,教育是异常必要的,教育的目的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

1.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情感的人性假设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2.社会情感让个体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同时这种安全感也支撑着她的全部生活

不管是人类也好,动物也罢,作为弱小的群体,由于保护自己的原因,他们往往选择群居,因为群居能够给他们带去安全感,对于实力强大的个体来说,往往自己是站在食物链的顶层,他们自己有着足够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强大的力量,往往选择独自居住.

3.一个人通常会在4至5岁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内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在五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并固定下来了,并在今后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发展,他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他会受自己原有观念的束缚,并不断地重复它原有的心理机制,和从这种心理机制中产生的行为 一个人自身的精神视野会限制他的社会情感.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1.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的无意识的理解是一致的,此外长子,次子和幺子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同样符合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孩子早期的处境看做对其性格发展的一种磨练和锻造。

2.我们在对待儿童时一定不要粗暴鲁莽,而应该不断给他们鼓励,不断的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断缩小,他们的想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

3.有些孩子在遭受失败后,反而大受鼓舞,而有些孩子则会从此一蹶不振,必须对这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的孩子不断进行鼓舞和激励,对于他们要温柔,耐心和宽容.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1.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贬低智力测试和智商的功效,我们只是说如果要实施这种测试不应当让被测试的孩子及其父母得知测试的结果及智商是高是低,因为孩子及其父母对这种智力测试的真正价值没有一个恰当的理解,他们会将这种测试结果作为一种对孩子最终的完整的评定,认为孩子的最终命运也会由测试结果来决定,而对孩子来讲,他可能从此深受这种测试结果的影响和制约,事实上人们一直对这种测试结果绝对化的做法持批评的态度,我们要知道,在智力测试中获得高分并不能说明孩子未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相反有些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孩子在智力测试并未获得较高的分数。

2.如果我们赞同个体心理学的看法即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挽救的,那么这一切都是能够避免的,我们认为总能找到可以帮助这些孩子的方法,即使遇到非常糟糕的情况,也能找到出路,当然,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寻找.

3.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儿童的兴趣,并发现他们擅长的科目有哪些,我们总可以找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合适的方法,成功可以促使更多的成功发生,对教育来说是如此,对人生的其他方面也概莫能外。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那么他就会因此而受到鼓舞,并使他尝试学好其他科目.让学生在一个成功的激励下,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新的成功,这正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学生自己并不清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不知道怎样依靠自己,使自己得到不断提升,这与我们所有人的经历是相同的,在我们从无知迈向有知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困惑,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

相关文章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五)

    由于儿童身体的不成熟,教育是异常必要的,教育的目的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六)

    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外在因素对儿童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是通过作用于儿童的父母及其心理状态来实现的。 2.首先...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七)

    教育的失误 1.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或教师绝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不能由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立刻取得效果而产生绝望的情绪不能有...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二)

    1.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她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协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一)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类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三)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1.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

  • 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四)

    儿童的自卑情节 1.自卑情节,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去寻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

  • 人格理论在孩子教育中的启发思考

    本论文是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专业在职硕士项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作业论文,老师给了90分。 【摘要】本文通...

  • 原来所有的儿童都会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继续研究儿童教育! 今天,翻开了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对于这位个体心理学的始祖,我心怀敬畏,也满怀期待,希望...

  • 1月10日推荐书籍:《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和《儿童教育心

    1 《儿童教育心理学》 豆瓣评分:9.3 内容简介: 《儿童教育心理学》破译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密码,围绕如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教育心理学摘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uf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