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就是力量#Day 42
真正的手艺人,其实不是在给自己创造自由,恰恰相反,他是要努力看到更多的限制。
http://t.cn/EMOIRmV
通常人们会以为自由是一种身心上的放飞,想干嘛就干嘛,但“自由”这个词被说的越多,大众的共识就越可能出现分歧,因为很多已经把“自由”理解明白的人出来说话了。
自由是什么?自由是自律的结果,是更大程度上大脑的自由,更大程度上的身体限制。
如果你懂一点认知科学或者看过相关的书籍就会知道,我们的大脑里其实有两个“自己”,一个掌管感性,一个掌管理性,通常情况下,理性的自我比较懒,感性自我说啥就做啥。这也是人类大脑惯常遵循的认知原则“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走进一家店里,看到眼花缭乱的商品,我们更倾向于店员给你的推荐,更倾向于自己熟悉的东西,甚至大多数人在投资上,真金白银作出的决策也是靠别人的推荐,因为“理性的自我”懒得去思考。
所以,有一本非常出名的书叫《超越智商:聪明人为什么会做蠢事》里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遇到需要思考的时候往往选择了默认的选项。
说回罗胖的观点,为什么一个作家真正的本事不是追求文字的自由,而是追求正确呢?因为要但凡要把一件事情作对,在其中是要遵循很多标准,每一个标准都是一种限制。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人来说,这些限制带来的不是阻碍而是效率。
就像机关里要起草一篇文章,如果不能领会精神,不能考虑实际情况,人员结构种种可能遇到的限制,那就很难把事作对。
所以,对于每个想要练成一门手艺的人来说,真正的修炼或许就是去积累一点一滴的“限制”,在大脑中刻下一条条做事的“金线”。
@罗振宇 @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