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有趣、理的有序、学的有效
——教学管理例会上的发言
聆听了各位领导的发言,从中学了很多,感触也很多。下面我结合所学、所思,针对会前舆论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管理
分享三个例子三个思考
1、曾经利用我的课堂,针对目前学生无目标、无方向、无动力、无好习惯等一些不好的现象,设计了几个问题(我为什么来上学(不忘初衷),我应该怎么办等等),开了一个班会,从面上来看,当时效果很好,大多数学生都哭了,我也感动的一塌糊涂。隔一天上课,我布置的作业如故,没什么改观。我激动的心平静了好多,接下来就是反思问题在哪儿?
2、从近几年各级政府宣传、表彰、号召学习的先进人物来看,感觉草根英雄多了,活着的人多了,事迹也很平凡,只是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在那儿干。
3、在班级管理上,通过观察发现,有的班主任天天忙于睁大眼睛寻找孩子们优点,并给以放大、表扬,一天很忙,也很快乐;有的班主任天天疲于处理各个惹事的孩子及其事情,一天很累,也很烦。
从第一个例子我得到的感悟是:学生的向上向善发展的源动力、内驱力在哪儿,怎么激发?第二例子的启发是:不能给人、给学生树立太大的、太远的、太不切实际的目标,那样容易令人干脆放弃,我们这类孩子三年太长,一年太久,一两个月也不短。第三个例子的启示是:学生管理惩恶必要,扬善更需要,扬善应是主旋律。
怎么扬善?
1、活动搞起来,争取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表彰,让学生感到自己咋还那么优秀,那么有潜力。我们就发个旗,发个奖状,发个表扬名单,运气好的话找到赞助商再发点奖品,花钱不多,受益多多,就是忙点,忙并快乐着;
2、用好新课改,借势发展,借力发展。新课改选课走班是个焦点,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个看点,在学生管理上,我们可以大肆渲染其,以加大班主任和学校的管理权威以及学生对此的敬畏感,让其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奋斗、发展。我们可以不写进发展报告,或者慎重的写,但得借机很说,大说特说,说话不花钱,这个成本低,说多了,学生就信了,就从心里按着这个方向发展了。
3、教师管理实现了数据化管理,学生管理也可以尝试。关于上次提到的济钢的做法,这个学校与我们有相似性,曾经辉煌,现处低谷,也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两周回家一次,招的是二三流的学生。他们在学生个体管理上模拟驾照12分周期管理办法,对学生在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有表现进行计分量化,数据管理,有加分,有减分,学期内一旦扣分完毕,归零,就需要学生(情况允许也可叫上家长)参加一定时间的有关校规校纪等方面的回炉培训或者其他惩戒措施。他们这个做法也符合动车理论,人人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管别人也管自己,管别人先正自己。调动、唤醒起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教育管理的大境界,需要我们都想法,都下力,都努力,敢尝试。由外而内的发展叫压力,由内而外的发展叫成长,压力大了就产生逆反力,所以想法唤醒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变压力为成长,没压力了就成同心、同向的合力。
二、课堂教学
模型有现成的4276,在课堂评价上我坚持四个字:即有趣、有效。通过有趣吸引学生,通过有效检验课堂,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趣不等于讲笑话,有趣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唤醒人的内在需求,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情。看看动物世界,看看马达加斯加的猴子(尾巴上卷着根棍子),动物们每学到一项本领,他们是欢蹦乱跳的。放眼中国的课堂,年级越高,笑声越少,甚至愁眉苦脸,急头扒脑。什么原因?答:与生活脱节。这个短板需要老师来接。
前天高校长在微信上共享了一篇张志勇厅长的文章,说的很好,里面有一句话今天再与大家分享:“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张志勇。这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叫:学科教学生活化,知识因生活而富生命,生活因知识更具质量。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赞科夫、我们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都对此都曾经出过相关的论述、论著,建议看看。这几年,我也做过这么一个课题,叫《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写了篇文章叫《供给侧改革,我拿什么给学生》,研究成果归结为四句话:即教材要点化,要点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景生活化。
三、教师及班主任管理
去年师德月建设中,在师德演讲中,我们学校牛老师在演讲词中一句话,我很认同,所以记得很牢,一年过去了,还历历在目。牛老师是这样说的: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做什么样的老师。推广一下,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以老师、班主任的身份,我们希望遇到什么样的领导,那我们就努力做什么样的领导。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17.09.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