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朝,古代印、玺通称,主要材质为金或玉。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命李斯用虫鸟篆(篆书的一种)刻之,玺文(印章上所刻的字)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始皇创立的宝玺制度被汉高祖刘邦全部继承下来,形成了后来所谓的“秦汉八玺制”,这一制度也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和“隋”,他们不仅继承了秦汉的八玺制,而且连规格、名称、纽式、文字都基本不差。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宝”了。
玉玺底印
玉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