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我是送考妈妈,我也穿了旗袍

我是送考妈妈,我也穿了旗袍

作者: 开在云端的四叶草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6:36 被阅读0次

      我是送考妈妈,我也穿了旗袍

    今日,李镇西老师的那篇轰动全国,阅读量100000+的《变态的高考——从“旗开得胜”说起》一文,经过小幅度修改又重新推送了。

    文中,李老师对穿旗袍送考的妈妈颇有微词,虽然更多的是揭露那些荒谬可笑的脑洞大开的奇葩“高考创意”。

    我要说的是,我孩子这几天中考,我也是送考妈妈,我也穿了旗袍。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从李老师的文章中知道这么多“高考吉祥物”,比如举葵花“一举夺魁”,“文曲星附体”,打出租还要看姓“成”与否,送考家长属“马”等等……至于那些硝烟味浓烈的标语,那些所谓打鸡血的誓词,倒是早有耳闻。但是,从高考考场前经过,看到这些场面,我不会如李老师如此激动,而可能是会心一笑,当做高考段子博人一笑。

    平心而论,为了讨头彩、图吉利,对于这些家长、老师穿旗袍、着红装,大多数人认为未尝不可,可以理解,因为这尚属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大多数高考生及家长来说,对高考的重视是肯定的,备考的压力也是极大的。不是经常有高考生临考前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跳楼轻生的吗?那么,这种心理暗示其实也是家长给自己的一个宣泄途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百度上,对于旗袍有这么一段话。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随着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旗袍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不但领导人夫人、女性外交官员在外事活动中身穿旗袍,在中国举办的历次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盛会礼仪小姐的服饰也多选择旗袍,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虽然由旗袍的谐音与“旗开得胜”联系起来,未免牵强附会,但若把穿旗袍博“旗开得胜”好彩头这种现象往封建迷信上靠,我有些不敢苟同。

    试想,有几位家长认为平时不努力就靠一套旗袍来“旗开得胜”的?如果真不注意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孩子的学习一塌糊涂,恐怕也没有底气站在考场外举葵花了。

    每年的高考,各地的新闻记者还会把送考的旗袍妈妈当成靓丽的风景线进行报道。穿旗袍,希望孩子旗开得胜,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家长或老师们穿红色衣服,期盼着开门红,也是非常用心良苦的。中国人本来就喜欢凡事图个吉利,吉庆的色彩也会让人心情舒畅,这是几千年来的一种习俗文化。百度试试,中国的传统吉利语言可是多不胜数的。某一天,当你出门,碰到一只乌鸦哇哇叫,或是碰到一个全身黑色一脸黑线的人,你心里爽吗?恐怕也会在心里嘀咕:今天的事情会顺利吗?

    除了穿旗袍,以及文中的奇葩现象,还有一个现象李老师可能不知道。各大微信群、QQ群,从早到晚,各类请“文殊菩萨”保佑的信息响个不停。我相信群里的很多家长都是无神论者,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菩萨身上。而仅仅是一种愿景,一种祈福,一种自我安慰!

    高考是拼分数,中考是拼6A。送考的老师会在手上写一个大大的“A”,让学生在走进考场前打自己手掌,意思是“打A”。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也觉得能给自己带来力量,虽然自己也知道不是这样就真的能打A,但那种紧张情绪在一拍一打中消散了很多。

    当然,我也很赞同李老师说的“过度”的问题。那些三观不正的标语,如“不努力学习,怎么养活你那么多的女人”、“高考的胜利就是把别人踩在你的脚下”,还有一些“血腥”的口号,这都是畸形高考的产物。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中考、高考又确实是进入好的学校的必经之路。喊了那么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如今的升学热潮还是愈演愈烈,谁的错?家长的?教师的?学校的?都似乎有责任,但又似乎都不能怪责。教育是基础产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没有摸索出合适的道路之前,优中选优,选985,选211,何尝不是每位家长所愿。教育的顽疾不能由家长来消费,更不能指责一线的教师——他们也是体制的受害者。

    所以,打压穿旗袍的送考妈妈并不是明智的,或许那些旗袍制作商还准备打造高考旗袍节,推动旗袍销售呢!而不少考生妈妈,也会给自己精心挑选一件旗袍,甚至为了能漂漂亮亮穿旗袍要提前减肥,你看,至少推动了旗袍制造销售和减肥市场的经济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送考妈妈,我也穿了旗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y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