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有些迷茫,到底什么样的才算诗?
看过了很多人的诗集,也尝试着写了许多自以为诗的诗词,虽然没有什么成果,自己也一直很自得。
可是总会看到一些冲击自己观念的新诗,让我一次次审阅自己到底写的是不是诗。
关于现代诗歌,最初的印象是带有韵律的有韵脚的排列规整的句子。
比如《再别康桥》《死水》,那时候读了很多新月诗,并试着去写,开始研究所谓的平仄韵脚,为了创新,我还试着打破固有的韵律,让一句话多一些变化。
写着写着,就遇到了朦胧诗。遇到了《致橡树》《一代人》,遇到了北岛、顾城、舒婷等人。于是我开始追求朦胧美,语句也开始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让韵律夹杂在长长短短的句子里,甚至舍弃了韵脚。尽量在一首诗里,多蕴藏一些思索。
后来上了大学,能读到更多的诗歌。这时候因为朋友读到了泰戈尔、纪伯伦。自己就转而去研究散文诗,研究那些看似文章的诗歌。
随后工作,博客的关闭,让自己逐渐失去了写诗的心情。只能偶尔试着去写一些,结果写出来的所谓诗歌,自己怎么看也不像诗歌。
直到看到现在一些诗人的诗歌,我发现,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诗人了。
我不喜欢将一句话分成两行去述说,更不会将一些毫无意义的生活语言故意分成行去当成诗歌。我的诗应该是美丽的,应该是通顺的,应该是饱含感情的,哪怕只是说一片树叶,也应该是自然而亲切的。诗歌,不应该像新闻报道里那样的丑陋而庸俗,甚至夹杂着脏东西。
我不反对诗歌带有黑色调,就像《恶之花》,里面有很多让人惊恐的诗歌。但是我反对把一些大众认为就是丑的东西去入诗。
所以,诗歌就是诗歌,如果做不到优美,也请不要去书写丑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