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的3大误区

阅读的3大误区

作者: 阳光林媚 | 来源:发表于2022-06-27 09:17 被阅读0次

    用我曾经踩过的坑,分享点经验感想。

    误区一:错把阅读量当做阅读指标

    通常我们很容易在朋友圈等对方看到别人在晒自己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但其实,这把衡量阅读的指标搞错了,读书,从来不是识记,不是用阅读量来衡量标准,而是要有深度、要读透,能带走多少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才是好的指标。

    所以当你以后读书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阅读量,而是要追求提取量,深度思考让你感触的点,去真正读透一本好书,好好实践。

    误区二:错把记录一堆笔记当作认真在读了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功能,叫存难取易。

    也就是存入的时候越困难,提取时候就越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读了记不住,合上就忘,真正工作时候用不上的原因,因为输入的时候太简单了,用的时候,提取有难度。

    过去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以为记笔记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其实这种做法只会欺骗大脑,说“我已经记住了”,但这压根儿没记住,这就如同谷歌效应一样,因为它随时可检索可查阅到,我们大脑更加不想去记住它了。

    这种记笔记更多的是“苦力活”,没有真正用脑子去思考,没有深度链接自己,只是在做信息的整理官。

    同样的,类似做法的还有思维导图,把一本书的架构用思维导图梳理了一遍,但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要这样去找一个知识点,很难高效并且真正理解到。并且有时候,一本书的框架就存在书籍的目录中了。

    那么正确的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并且勾连自己的体验,写下行动指引,才是真正在深度理解一个知识、一个概念或者一件事的过程。

    误区三:错把阅读和写作分开学习

    比如去学习如何阅读,学了各种快速阅读方法,然后再去学习写作,学会了很多的框架逻辑。

    但其实呢,读写是不分家的。

    盲目追求阅读速度,读完就忘,因为没有配合输出去加深理解和思考,容易忘地快;
    盲目追求写作框架,有了框架,没有输入,内容很空洞,不知道写什么例子,不知道用啥金句,那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没啥内容。

    好的方式应该是读写同构的。

    史蒂芬·平克说: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

    也就是写作是一个降维的过程,把网状知识变成树状结构展开,再到线性输出的过程,从三维到二维到一维。而阅读则正相反。

    好比一棵树,地面上枝繁叶茂,那地底下同样的扎根生长。

    所以踩了一些坑,找到了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让写成为更好的读,让写把读变得更加深入,为此,尝试开了一个【阅读输出力养成计划】读写营,想和伙伴们一起用更好更高效的方法打造从【输入--思考--输出--行动】的读写闭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3大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yn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