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阅读,我们不自觉地就会在后面加上“理解”两个字。去书店里搜关于阅读的书,占据大量篇幅的也都是“阅读理解”类的练习书目。但是真正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是这样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能刷题解决的“理解”只有套路,没有思维上的深度。
所以什么才是阅读理解?读了一本关于文本解读的书后,我暂时对“理解”而字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首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站在理性的角度上,立足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诚然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写作的时候都融入了大量的感性色彩,但这不代表读者也能用感性去分析当时当下在作品中的情境。我们经常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仔细想想如果让思维有如脱缰野马般异想天开地发散,往往会造成阅读的失控。
几十年前,罗兰·巴特就已经提出“作品诞生,作者已死”的观点。对作品阐释的自由既不属于作者,更不属于读者,而只属于文本本身。当作者构思出一个故事以后,文章后面的脉络走向会随着情节的展开而逐渐清晰,直至连作者也无法掌控角色的命运,必须依从前文而发展下去,因此往往得出来一个此前完全意料不到的结果。
这样看来,在拜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一百个读者脑海中固然有一百个不同的形象。但在对文本仔细地研读几次以后,这一百个原本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必然会趋于统一。因为在文本之中,只有唯一的线索、唯一的指向,指明作品未来的去向,以及主角的命运。
当媒体再度宣传中、高考阅读理解的题目,即使请原作者来回答也会出错,甚至这错误率还挺高的时候,我们不要惊讶,原来作者本人都回答不出来; 也不要把矛头对准考试制度,抨击题目出得是多么离奇。这本来就不是作者能解决的事,即使是面对他自己写出的文章,他也必须在细读之后才能真正做到理解。
阅读、理解需要我们理性看待文字,还要把“知人论世”放在次要位置上,因为分析和理解的重点在文字,而不在作者。
难怪有时候看孩子们刷的阅读理解题目,答案会有些古怪。没有仔细地阅读,何谈理解?没有理解,就去作答,不轻率才怪!
至于怎样理性分析文本,不同的体裁会有不同的方法。今天加班到很晚,没空细说,以后找时间再补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