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不听训,当众跟你对着干,还发脾气,不理人时,应该怎么办?
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雏形,也是周边环境影响和自身独立生长后塑造出来的个性和人格。他们身上多重性格特征表现的特别明显。
和学生相处让人烦恼,他们直来直去,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有脾气就发,有不舒服就挂在脸上,不愿意讲话就不讲,体现在状态上,成绩上等等,要面对他们的各种任性,需要妥善处理。
和学生相处也让人感到不那么复杂。他们天真烂漫,会跟老师分享零食,和老师开玩笑,接纳老师的不足之处,直来直去的想法不需要让人猜。
今晚又处理了一个师生矛盾关系。总得来说就是学生认为老师误会了他,但学生也确实没有按照规则去做,让老师担心了,才会产生误会,而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以发脾气来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课后好好沟通。
学生平常是一个寡言的人,对好坏评价都不敏感,一直以来的状态都是没什么活力、斗志和目标,显的比同龄人成熟的多,却不沉稳,性格还是小孩子,不会处理问题,只能通过发脾气表达自己的诉求。
我也脾气不好,在此检讨。如果我的学生当堂和我吵,大部分时候我会先对着刚,然后再冷处理,因为自己也在气头上,不理智。再进行对话和沟通,整理事件发生过程、导致的结果、原因、和接下来的行动,最后再让学生分一二三点,做谈话的总结,明确他听进去了今天谈话的内容。
有时候对学生,也不能一味的理智,要软硬并济,这是我历来的风格。
所以我很佩服那位任课老师对这个学生当时的“隐忍”,也不是说“隐忍”,但我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或许说,她是个智慧的人,她不会和一个正在气头上的人硬碰硬。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关于学生关系的处理,有几点心得:
1. 对于学生的错误,没有当面抓到把柄的,就不能作为一个事实来判定。道听途说来的,学生会觉得你为什么相信别人说的,不相信我说的,他的心会离你越来越远,不会再愿意跟你讲实话。
2. 当面抓到的错误,单独叫出来先问明原因,保护学生自尊心,再进行批评,有误会的话要给学生机会解释。但也要注意分辨学生是情有可原还是在狡辩。就算是情有可原,但也是触犯了规则,惩罚要有,可以从轻。
3. 学生拒绝沟通,跟她讲话表面上都是“嗯”“好”之类的话,就不要给他提能用“嗯”“好”回答的问题,如果这样后还是一样的,说明他完全抗拒沟通。这时不能因为沟通没有效果就放他走。单独安排一个教室,让他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再走。我就自己忙自己的。因为留堂而要提供的的水、饭都照例询问安排。聪明的学生,写着写着冷静下来,想开了也就好了,明明可以分几天写完的作业,大部分学生不会傻傻的真的倔着当天写完。等他主动向你提出要进行沟通,在这之前,除了生理需求的话题都不要和他聊。
4. 学生和你沟通时,回顾发生了什么事情,产生了什么后果,他自己承受了什么本可以避免的痛苦。再来讲“为什么”,导致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他哪几个点做错了。下一次该如何改善和避免。最后让学生用几点总结概括沟通的内容,以确保沟通是有效的。
5. 批评学生,要批评事件中学生的行为和观念,而不是学生本人。
6. 老师也会有误会学生、无意伤害了学生自尊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勇于致歉,以身作则,让学生明白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和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7. 奖励要适当和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太多太好,只有少而精,或者特别,才能让学生有兴趣争取。
8. 惩罚要适度,不以惩罚为目的,当学生及时承认错误和主动做出改变,可减轻惩罚或者根据学生的要求换个时间再进行惩罚等。要有商有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