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日报
疑!《猛虫过江》是小沈阳的声誉或骂名?电影院线成单纯的敛财场

疑!《猛虫过江》是小沈阳的声誉或骂名?电影院线成单纯的敛财场

作者: 影评匠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21:38 被阅读4次

    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郭德纲策划的《祖宗十九代》,想来想去就觉得“策划”这个词最合适不过了,同样小沈阳策划了《猛虫过江》,这两部电影被剪辑成一段一段就是适合在快手、抖音播放的视频片段。由于《猛虫过江》和《祖宗十九代》都是有钱人、有“关系”的人,握着社会资源的人,的意淫,最不可思议的是上了院线,种种反常的现象让我不能够把这两部视频当做“电影”看。我知总之,必须有人会说“你行你上,不行……”、“人家有钱,如何如何……”、“甚至更难听的话”,尤其是钢丝和小沈阳的粉,但总有些人就是这个立场:电影是门有原则和规定的艺术,不是你想耍就可以耍的皮影戏,更不是图个乐呵那样简单。

    小沈阳成功的演活了小品“不差钱”,我会关注“不差钱”这个小品,而不是小沈阳。希区柯克说,荧幕上的任何一个形象都是包装和设计过的。了解小沈阳的生平和学习经历,他几乎和电影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的时候,观众都在骂烂片,但是某些有职位的文艺工作者就说那个片子很有价值,观众一眼看穿那些叫好的人是被“关系”和“钱财收买的。上映第二天被下线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挺平和的,因为毕志飞确实是一个在学习电影的人,《逐梦演艺圈》对他是一个失败的作品。在豆瓣给出“2.0”史上最低评分时,他甚至在微博上和千万嘲讽的网友对抗,一本正经的称“等戛纳的消息!”毕志飞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虽然不是导演系,但却有影视学博士学位,他的整个世界就是电影。谁是真心的在爱电影,谁是想把电影当做一个介质去达到个人的目的,这很重要。

    《猛虫过江》的预告片中打出了“笑出黑龙江”的口号!让人替黑龙江心疼,虽然网络上、现实中有不少的人为东北和东北人正名,但网络上依然有很多以“东北”的名义达到自身利益的人。小沈阳策划的《猛虫过江》可以算是一部过度消费东北文化的代表视频了,作为一个依托东北出道的艺人,不以真实的一面去反映东北文化,而是把东北人的“豪爽”、“豁达”等等形象用一个“笑”字囵吞概括,是一种极其没有感恩心的做法。了解真正的东北文化,我推荐你去看新版的《智取威虎山》,那里面的才是真正的东北情怀。

    近年,娄烨、章明、张元、贾樟柯……一些导演的好电影被按上了种种罪名,禁止公映。电影院线在某些时刻好像成了一个单纯的敛财场所,但电影院绝对不能沦为一个敛财场,一个时刻也不能。我们不能因为小沈阳有过《不差钱》,就包容小沈阳。这样一类电影绝对不可以上院线,只适合在视频点播平台。院线要注重政治正确,注重社会风气引导的确没有错,但是院线更应该从电影这门艺术去出发制定一个规则:院线电影是要有品质的,不能因为有某星参演,有某星导演,有利可图就公映。

    《猛虫过江》会带给小沈阳巨大的声誉还是骂名?图个乐呵的人可能会觉得小沈阳真的牛掰,可以演小品、可以做赵本山的徒弟,还可以当导演;而我认为骂名必然是比声誉来的更加猛烈。这是我对跨界导演的偏见,更是看过《猛虫过江》之后的肺腑之言。有钱、有关系两点,作为导演的门槛,确实有点低。

    电影≠小品,从《祖宗十九代》到《猛虫过江》,竟不知道是相声界和小品界的操守掉了,还是电影的操守没守好?

    至于猫眼评分和豆瓣评分的差距为何那么大?除了要看两大站的受众画像,大概就是郭德纲说的“乐呵”二字,把电影做“乐呵”赚到票房,算是一种本事,但“乐呵”绝不是电影,而是搞笑的视频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疑!《猛虫过江》是小沈阳的声誉或骂名?电影院线成单纯的敛财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f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