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公交车上班路上,接到老娘电话,“有空过来不”?
心想一准有事,可又不直说,这是非让我主动问,“有事啊,我这正去上班呢”,说“燃气灶打不着火了”。
这让我无可奈何,这一年仅仅因为燃气灶事儿,至少打电话五六次了,各种情况都有,防不胜防。
不过民以食为天,一天三顿饭,也是没办法,毕竟老人家上岁数了,保姆又怎么也教不会应对。
自己心里快速盘算着,上班有事忙,距离城里很远,一时过不去,大脑开始飞速逻辑推理各种应对。
先让保姆接电话,问明白缘由,说是早上起来烧水还正常,快烧开时候不着火了。
首先判断不是燃气量问题,因为不久前刚充气一百多方,国庆假期还特意看过燃气表,又刚刚正常使用过,真是奇怪了。
一时没有想好应对,告诉先下去买早饭吃,过会我让住在老家附近老兄过去看看,结果老娘不认同,说他不懂过去没用。
放下电话,继续在想这个问题咋回事,燃气灶打不着火是物理问题,不是心理问题,遵循的必然是因果关系,找出原因就能解决。
检索生活常识,突然想到一个很可能原因,即燃气灶打火用电池接触不良或者没有电了,随即再拨打电话,告诉保姆打开燃气灶电池盒,重新安装一下,反馈还是不行。
继续告诉拿着电池去买两节新电池,换上试一试,如果拿不准正负极安装,或者换上电池还不行,就让超市老板帮忙过来看看。
这事儿自认为处理了,也就到了上班时间了,忙起来竟然忘记此事。
到了十点左右,接到其他家人电话,告诉我燃气灶事情解决好了,说“保姆是个笨蛋”,买的新电池装反了不说,还没有把电池塑料防护盖去掉,他过去重新安好就可以了。
想来,是买了电池没有鼓捣好,知道我忙就没给我打电话,也没再给我那老兄电话,转而给其他人打电话,上班距离其实比我还远,但相对有时间,关键确保能处理好这些小事情。
嗨,真是“能者多劳”,鞭打快牛哈!
几点启发:
一是,孝顺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有钱,有时间,有细心,还得有耐心,也许还得有合适边界感。
二是,区分物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物理问题就要用因果思维解决,即凡事一定有原因,不过往往又涉及心理问题,这时候就要用相关性思维,辩证思维,别固执于寻求单一因果。
三是,一个人的常识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盲区,比如不会安电池的人,缺少这个别人的生活常识,同时可能是一个自来熟的人,很会与人打招呼,这个生活常识又是他人盲区。
啰嗦这些,想说明生活常识和自我盲区是互相的,同时并存的,要接受“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会的就是常识,难的就是盲区,只有如此才能接得住应对,共情到自己和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