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小朋友,妈妈让他早点上床睡觉,他问“为什么?”妈妈不耐烦的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小孩子就要听大人的话。”
奶奶让他多吃菜,他问“为什么?”奶奶不耐烦的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爸爸让他不要拆玩具,他问“为什么?”爸爸不耐烦的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拆坏了不给你买新的。”
慢慢的,小明不再问“为什么”了,他成了一个事事都听大人话的“乖孩子”。
小刚也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小朋友,他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也从来不会要求小刚无条件的听大人的话,当他们要求小刚做一件的事的时候,会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慢慢的,小刚越来越爱思考,做事之前都要问自己“为什么”,他不是个“乖孩子”,但是很少做不该做的事。
“乖孩子”小明和“爱思考”的小刚都长大了,他们进了同一所大学,成了同学。
小明离开家庭,没有了束缚,放飞自己,每天熬夜打游戏,早晨起不来床,就逃课睡觉,每顿饭都吃垃圾食品。
小刚也是爱玩的年纪,但他做事之前总要问自己“为什么”。问完为什么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他按时上课,锻炼身体,参加了自己喜欢的社团,还遇到了喜欢的女孩子,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过得很开心。
小明总是逃课,挂科,也没什么朋友,他觉得大学生活无聊透了,就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每天跟他们混在一起。
大学毕业了,小刚拿到了毕业证,作为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了很好的工作单位。
很快,他有了自己的团队,他把“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行为模式运用到自己的团队管理中。
后来他又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在公司里也倡导“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行为模式,他的事业很成功,也娶了喜欢的女孩子。
小明没拿到毕业证,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是跟那些人混在一起,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因为他是个不会思考的“乖孩子”。
终于有一天,他因为参与团体抢劫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问来看他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我变成了现在这样?”妈妈哭着说“你怎么不听话啊?”
小明低下头,露出一丝苦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