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菲茨杰拉德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度误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一流智力”,原因是我的脑袋里经常冒出两个看似相悖的想法在打架,比如,今天去跑步还是在家休息?读村上春树还是读沈从文?写这个方向还是那个方向的文章?
这智力“一流”吗?早上读了万维刚老师的文章《说精英,谁是精英?》恍然大悟:那个活成算法的人,说的不就是我吗?
有一年,在机场书店里买了一本成功学的书,一路读完,竟然解了多日来的疲乏,那些普世的大道理,在作者笔下华丽熬煮为一碗碗的鸡汤,边喝便觉得营养丰富,不干点大事都对不住自己和周围观众。
虽然那是第一次接触成功学,但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成功了。之后的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带有“成功学”的影子,这样的好处是,在外人看来,我总是元气满满、充满正能量,弊端是,这只不过是活成了一种算法,说的直白点就是,活成了表面现象。
万维刚老师认为,读成功学的最高境界,才是活成一种算法,也就是说,我特么连个算法都不是。他更狠。
这个时代不缺乏精英,更不缺“作家”。别误会,我对作家这个职业不仅没有偏见,还有敬意,这里指的“作家”是将自己拔高为“作家”的写手和其他之类的人芸芸。“作家”擅长将精英包装成人人触手可得的商品,蛊惑青少年和像我这样的中年,认为成功这不很简单么?你不成功就是因为你没照着我写的这么做啊。于是,我们这些“聪明人”这么勤奋,成功的公式又这么简单,没理由不照着做。再后来,放眼望去,只见成片的人们头顶公式和代码,汇成了碌碌无为的茫茫人海。“我们”并不委屈,因为我们习惯于伸手索要行动指南,照着执行就好了,照着执行就“成了”。
万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了另外一类人,他们不是成功学的盲目执行者,而是饱读看似无用之书的“傻人”。比如高晓松,比如万维刚本人,等等等等。你看,这些“傻人”往往叫得出名字,而“聪明人”呢,我只能叫得出自己的名字。“傻人”有属于自己的傻福,那就是决策力。创过业的人不难体会,在面临复杂境况时,检验能力、决定成败的,是决策力,它发生在执行力之前。如果决策错误,那么执行力越强,结果就越糟糕。看到你身边没事就抱着《春秋》、《史记》猛啃的人,要千万小心,没准哪天他(她)就成了你的Leader,或者根本就不和你玩了。“像这种熟读春秋的精英,摆弄一个只读过成功学的执行者,不和玩似的吗?”
你看吧,写成功学的作者们,往往都是跳过决策过程,直接意淫执行力结果的人,且不说他们是否已经达到自己笔下成功的标准,单看这整日浸泡在意淫成功学的浴缸里飘飘欲仙的丑态,读者们就要警惕可别成了挤在浴室门口流着口水一脸艳羡的可悲观众。
虽然我们都知道读书有用,可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有人难跨,有人早已过岸。难以跨越可以用执行力不够来解释,对岸的风景对于决策者来讲,则更有欣赏的资格。
最近在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像他这样的大咖作家,在面临每一次长跑时,也时常会有偷懒退缩的念头,因为心中早已对写作和长跑这两件事笃定不移,牢固为信仰一般的决策力,不会再回头,以至于执行力只是换上跑步装备和拿起纸币这般简单。
正如赵雷所唱的那样,“人和人总是有差距”,差距的显现不是一朝一夕急速产生的,而是一页页书、一个个机遇这样读来和把握来的,运气的成分自然不能回避,在运气到来之前,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现在正在做的准备,是饱读“闲书”修行而来的决策力,还是看似努力、停留在表面愣头愣脑的执行力呢?
网友评论